大型酒厂处理酒糟味主要采取源头减量、工艺优化、资源化利用及末端治理等综合措施,以下为具体处理方式及技术要点:
一、源头减量及工艺优化
1. 配糟比例控制
在固态发酵过程中,通过科学调整粮糟配比(如减少配糟量或使用新鲜酒糟),避免因酒糟比例过高或霉变导致异味产生。
示例:部分酒厂采用无糠壳、无配糟的小曲清香型工艺,降低糟香味的产生。2. 发酵管理
确保发酵彻底,避免因发酵不彻底导致酒糟残留过多有机物,增加异味风险。控制发酵温度(如28~32℃)和周期(浓香型白酒通常60-90天),防止杂菌滋生和酸味、臭味等异杂味的产生。3. 蒸馏工艺优化
采用“缓火蒸馏”避免大火大汽导致硫化氢等臭味物质挥发,同时严格“掐头去尾”以减少杂醇油等异味成分。
二、物理与化学处理
1. 固液分离与干燥
使用离心机对酒糟废水进行固液分离,固体部分干燥后制成饲料或肥料,液体部分进一步处理,减少有机负荷及气味逸散。干燥法(如喷雾干燥)可实现零排放,且保留酒糟中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2. 复蒸与活性炭吸附
对含糟味过重的基酒进行复蒸(加50%水再次蒸馏),并配合活性炭吸附,快速去除异味。催陈机等设备可加速酒体老熟,改善口感。三、生物处理技术
1. 厌氧-好氧联合工艺
高浓度酒糟废水通过厌氧处理(如UASB反应器)降解有机物并产生沼气,后续好氧处理(活性污泥法)进一步降低COD/BOD,减少恶臭物质生成。水解酸化池预处理可调节水质,提升后续处理效率。2. 微生物发酵
添加特定菌种(如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对酒糟进行酶解或发酵,转化有机酸、醛类等异味物质,同时提取高附加值产物(如饲料添加剂)。四、末端废气治理
1. 车间与堆场除臭
在发酵车间、酒糟堆场安装喷淋塔、生物滤池等废气处理设施,喷洒植物提取型除臭剂中和硫化氢、氨气等恶臭气体。封闭式堆场结合负压收集系统,减少气味扩散。2. 环境隔离与密封
对窖池、发酵容器严格密封,减少空气接触导致的杂菌污染和异味挥发。五、资源化利用
1. 饲料与肥料加工
酒糟固渣经干燥、发酵后制成动物饲料,液体部分可提取氨基酸、酵母等作为饲料添加剂或有机肥。案例:某酒厂利用微生物技术将黄水转化为酯化液,用于调味酒生产,减少废弃物排放。2. 能源回收
厌氧处理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发电或供热,降低能耗成本。六、环境管理措施
定期监测与维护:确保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如定期检查废气治理设备的除臭效果。合规排放:处理后废水需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COD≤100mg/L,BOD≤30mg/L)。社区协调:通过隔离绿化带、调整作业时间(如减少夜间排放)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大型酒厂需结合工艺优化、生物处理、资源化利用及末端治理,形成“减量-处理-利用”的闭环模式。例如:优化配糟比例减少异味源头→固液分离后固体制成饲料→废水经厌氧-好氧处理达标排放→废气通过喷淋塔和除臭剂中和。通过多环节协同,既能解决酒糟味问题,又能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双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