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假酒原料单子被公安查到

假酒生产及销售在中国属于严重违法犯罪行为,若相关原料清单被公安机关查获,可能涉及以下法律后果和应对建议:

一、法律后果分析

1. 刑事罪名

假酒原料单子被公安查到-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刑法第140条)
  • 若假酒原料或成品经鉴定为“伪劣产品”,根据销售金额或货值金额,可处***(最高无期)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刑法第144条)
  • 若原料中含有工业酒精(甲醇等)、非食品级添加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可能构成此罪,最高可判***。

  • 非法经营罪(刑法第225条)
  • 若未取得酒类生产许可证或超范围经营,可能构成此罪。

    假酒原料单子被公安查到-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行政责任

  • 市场监管部门可吊销营业执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 3. 民事赔偿

  • 若假酒造成消费者人身损害(如中毒、失明等),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二、应对建议

    1. 立即停止违法行为

    假酒原料单子被公安查到-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若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主动停止生产销售可减轻责任。
  • 2. 配合调查,保留证据

  • 如实向公安机关说明原料来源、生产流程及销售渠道,配合查封、取证,避免销毁证据(可能构成毁灭证据罪)。
  • 3. 聘请专业律师

  • 刑事案件的复杂性要求尽早由律师介入,协助分析案情、争取取保候审或从轻处罚。
  • 4. 争取从轻情节

  • 主动投案自首、退赃退赔、赔偿受害者并获得谅解,可能减轻处罚。
  • 三、消费者与社会责任

  • 消费者发现假酒:保留证据(如购买凭证、样品)并向12315或公安机关举报。
  • 企业合规建议
  • 严格审核原料供应商资质,留存进货票据,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

    四、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0、144、225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 《产品质量法》
  • 重要提醒:制售假酒危害公共安全,法律绝不姑息。若涉及相关行为,务必主动配合调查,争取合法处理。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