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型白酒(以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为代表)的酿酒工艺复杂且独特,核心在于“泥窖固态发酵”和“混蒸混烧”技术,强调“窖香浓郁、绵甜甘冽”的风味。以下是其主要工艺环节:
1. 原料处理
选料:以高粱为主料(部分酒厂加入大米、糯米、小麦、玉米等多粮),要求颗粒饱满、无霉变。粉碎:将高粱等原料粉碎至4-6瓣(“梅花瓣”状),增大发酵接触面积,但不过度粉碎以免影响透气性。2. 制曲
中高温大曲:以小麦或大麦、豌豆为原料,制成砖块状曲坯。培菌发酵:曲坯在曲房中培养,温度升至50-60℃(顶火温度),促进微生物(霉菌、酵母菌等)生长,形成浓香型特有的酯化酶和香味前体物质。储存:新曲需陈放3-6个月,降低杂菌活性,稳定酶系。3. 窖泥制备
老窖泥:泥窖是浓香型的核心(窖龄越老,酒质越佳),窖泥中含丰富的己酸菌、丁酸菌等窖泥功能菌,代谢产生己酸乙酯等呈香物质。人工窖泥:通过老窖泥接种、黄水培养等方式强化微生物群落。4. 配料与润粮
配醅:新粮与上一轮发酵的母糟(酒醅)按比例混合,调节酸度和淀粉浓度。润粮:热水浸润原料,软化粮粒,利于后续蒸煮。5. 蒸煮糊化
混蒸混烧:原料与酒醅同甑蒸煮,蒸汽同时蒸馏出酒(“酒醅同蒸”),使粮食香味与酒醅发酵香味融合。气压与时间:控制蒸汽压力和时间,确保粮粒“熟而不黏,内无生心”。6. 摊晾拌曲
降温:蒸煮后的粮醅摊晾至适宜温度(约18-25℃)。加曲:按比例加入粉碎的大曲(约20-25%),拌匀后入窖。7. 泥窖发酵
入窖:分层入窖,压实密封,隔绝空气,形成厌氧环境。发酵周期:通常45-90天,老窖可延长至数月,期间发生复杂的生化反应(糖化、发酵、酯化等)。温度控制:窖内温度呈“前缓、中挺、后缓落”趋势,最高温可达38-42℃。8. 分层蒸馏
分层取醅:发酵成熟的酒醅按上、中、下层分别蒸馏(不同层次醅的香味物质含量不同)。分段摘酒:分头酒(含杂质多,单独处理)、中段酒(优质基酒)、尾酒(酸类物质多,回窖发酵)。9. 陈酿老熟
陶坛贮存:基酒在陶坛中陈放1-3年以上,通过氧化、酯化等反应使酒体柔和醇厚。调味酒储备:特殊工艺酿造的调味酒(如双轮底酒、陈年老酒)单独储存,用于勾调。10. 勾调成型
尝评与组合:按“以酒调酒”原则,将不同轮次、年份、风味的基酒与调味酒科学调配,形成典型风格。微调:必要时添加少量己酸乙酯等天然香味物质(需符合国家标准)。11. 过滤灌装
降度:用软化水调整酒精度至标准(如52%vol)。过滤:去除悬浮物,确保酒液清澈透明。质检:理化指标(总酯、总酸等)和感官品评合格后灌装。工艺特点
千年老窖万年糟:延续使用老窖池,母糟循环续糟发酵,积累丰富微生物和香味物质。一长二高三适当:发酵周期长,淀粉浓度高、酸度高,入窖温度、水分、糠壳用量适当。己酸乙酯为主香:酒体中己酸乙酯含量高,辅以乳酸乙酯、乙酸乙酯等,形成“窖香、粮香、曲香、陈香”复合香气。以上工艺环节环环相扣,共同塑造了浓香型白酒“香、醇、绵、甜、净”的独特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