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温度不适宜
原因:酒曲中的微生物(根霉、酵母等)需要25-30℃的环境才能活跃。温度过低会导致发酵缓慢甚至停滞;温度过高(超过40℃)则会杀死微生物。解决:将容器放在温暖处(如暖气旁、电热毯上),或用厚毛巾包裹保温。使用温度计监控,确保温度稳定在25-30℃。2. 酒曲活性不足
原因:酒曲过期、保存不当(受潮或高温)或用量不足,导致菌种失活,无法分解淀粉。解决:检查酒曲保质期,确保未过期。按比例添加酒曲(通常为米饭量的0.5%-1%),可稍增加用量。将酒曲碾碎后均匀拌入米饭,确保接触充分。3. 米饭状态不佳
原因:湿度不足:米饭蒸得太干,水分不够支撑发酵。未冷却到位:酒曲遇高温会被烫死(需冷却至30℃以下再拌曲)。过度清洗或浸泡:冲掉表面淀粉,影响糖化。解决:蒸饭时确保米粒吸水充分,蒸熟后米饭松软湿润(可捏成团但不滴水)。摊开米饭至30℃以下再拌酒曲,避免高温杀菌。糯米比普通大米更易出酒,优先选用。4. 发酵时间不足
原因:发酵需24-48小时才会明显出水,冬季可能需要更久。解决:耐心等待,避免频繁开盖检查(易污染杂菌)。观察米饭表面是否出现白色菌丝(糖化正常),若有则继续等待。5. 密封或氧气条件不当
原因:密封过严:初期糖化需少量氧气,完全密封可能抑制根霉活动。密封不严:后期酒精发酵需要无氧环境,密封不良会导致产酒少。解决:前24小时半密封(盖布或留缝隙),促进糖化。后续完全密封,营造无氧环境产酒。6. 水质或容器问题
原因:自来水含氯抑制微生物,容器残留油脂或清洁剂影响发酵。解决:使用凉开水或纯净水。容器用沸水烫洗,确保无油污。操作步骤示例(参考)
1. 蒸米:糯米浸泡4小时后蒸熟,米粒湿润透亮。
2. 降温:摊开米饭至30℃以下。
3. 拌曲:按0.8%比例撒酒曲粉,拌匀后压实,中间挖洞(便于观察出水)。
4. 控温:25-30℃环境发酵,24小时后检查是否出液。
5. 调整:若未出水,适当升温或补少量凉开水,延长发酵时间。
通过调整以上因素,通常能解决酒糟不出水的问题。若仍无改善,建议更换酒曲品牌或检查米质(优先选择新鲜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