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比例范围
1. 常规药材(如补益类):药材与酒的比例为 1:10~1:15(即100g药材配1000~1500ml酒)。
示例:人参、枸杞、黄芪等,100g药材用50-60度白酒1-1.5升。
2. 活血化瘀类(如当归、川芎):比例可稍高至 1:8~1:10,避免过量导致***性过强。
3. 有毒或烈性药材(如川乌、草乌):比例须严格控制在 1:20~1:30,且需专业医师指导。
二、关键注意事项
1. 酒的选择
推荐50-60度纯粮白酒,酒精浓度高利于有效成分析出并防腐。2. 药材处理
清洗后彻底晾干,避免水分导致变质;坚硬药材(如灵芝)需切片或打碎。3. 浸泡时间
滋补类:15-30天(如枸杞、红枣)。动物类(如蛇、鹿茸):3-6个月,需定期摇晃。有材:需先炮制(如蒸煮减毒),浸泡后建议弃渣。4. 禁忌提醒
孕妇、肝病患者、酒精过敏者禁用;服用期间忌辛辣、生冷。含类药材(如附子)需专业处理,自行泡制风险极高。三、经典配方参考
补气养血酒:人参30g + 当归20g + 枸杞50g + 白酒1500ml(比例≈1:15)。祛风湿酒:羌活、独活各30g + 防风20g + 白酒1000ml(比例≈1:10)。四、安全建议
首次尝试:药材总量建议不超过酒重的20%,避免浓度过高。饮用剂量:每日15-30ml,饭后服用,连续饮用不超过2周。专业咨询:涉及毒性或特殊药材(如马钱子、雷公藤),务必咨询中医师。建议根据体质和需求调整比例,优先选择药食同源类药材(如红枣、龙眼),避免盲目使用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