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有收购散酒的老板吗现在怎么样

午后阳光斜照在老张的仓库铁皮屋檐下,三十个陶缸泛着温润的光。这位做了二十年散酒收购的"老江湖",正用手机刷着短视频学习直播话术——这或许就是当下散酒收购商最真实的生存图鉴。在消费升级与行业洗牌的浪潮中,这些曾经手握渠道资源的"中间商",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命运转折。

市场需求:冰火两重天

传统散酒市场正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在贵州仁怀、四川泸州等白酒原产地,仍有大量作坊式酒厂依赖收购商消化产能,2023年白酒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散装基酒交易量同比逆势增长12%。但消费端却暗流涌动,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定价30元以下的散酒销售额三年缩水40%,而百元价位带的小坛精酿销量翻倍。收购老板们发现,往日走量的大桶散装酒,如今需要换上精致的青花瓷瓶才能打动县城超市的采购经理。

有收购散酒的老板吗现在怎么样-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政策围城:戴着镣铐起舞

2022年实施的《白酒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如同悬顶之剑。在山西杏花村,老李的收购站因无法提供完整溯源链条,仓库里二十吨高粱酒成了烫手山芋。"以前收酒靠舌头尝,现在要看68项检测报告。"税务系统的全电发票改革更让这些习惯现金交易的"老炮儿"头疼,某华北收购商坦言:"今年光雇会计做进销项抵扣,成本就多了五万块。

转型之路:旧船票登新客船

精明的收购商早已转型为"白酒买手"。浙江王老板组建了包含国家级品酒师的选酒团队,为连锁餐饮定制专属基酒,每单附加15%服务费反成核心竞争力。在抖音拥有27万粉丝的"酒痴老周",把收酒过程拍成探秘短视频,直播间199元/坛的"镇窖老酒"常被秒空。更有玩家跨界联名,江苏某收购商与当地文旅局合作,推出"跟着古诗喝美酒"文创套装,单月创收80万元。

暗礁潜伏:江湖不再草莽

这个行当的灰色地带正在收缩。2023年央视3·15曝光的假酒案,让整个行业经历地震——某收购商因勾兑工业酒精,不仅面临百万罚款,更让区域散酒信任度暴跌。如今收酒现场常见便携式检测仪闪烁,某西南收购商自嘲:"我们比药监局抽查还勤快,毕竟砸了招牌就真没饭吃了。

有收购散酒的老板吗现在怎么样-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品牌觉醒:散酒不散装

江记酒庄"的成功***着传统收购商的神经。重庆刘老板将收来的基酒重新调配,推出"巴山夜雨"系列,包装请美院教授设计,二维码溯源直达酿酒作坊。这种"散酒品牌化"模式在长三角试水三个月,毛利率提升至45%。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当收购商开始注册自己的商标,这个千年古业才算真正迈进现代商业文明。

未来战局:新消费的闪电战

年轻消费者的入场正在改写游戏规则。某网红精酿酒吧的采购总监透露:"我们要找能讲故事的散酒,收购商得清楚每滴酒背后的风土人情。"在成都春熙路,智能酒柜开始提供散酒现灌服务,手机下单后机械臂自动分装,这种"散酒新零售"模式让传统收购商既兴奋又焦虑。

江湖未远 大道渐显

有收购散酒的老板吗现在怎么样-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散酒收购商的命运折线,恰是中国传统行业转型的微观镜像。从渠道商到服务商,从中间商到品牌商,这群"酒业搬运工"的蜕变,印证着消费升级不是风口而是飓风。当老张的抖音号跳出第一个下单提醒时,他或许正在见证这个古老行业最惊心动魄的进化史——在这里,守得住匠心,玩得转新赛道的人,终将在岁月陈香中酿出自己的味道。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