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的调配实验报告怎么写

白酒调配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白酒调配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白酒的调配实验报告怎么写-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通过调整基酒比例、风味物质添加量等参数,优化白酒口感与香气。

3. 学习白酒感官评价方法及理化指标检测。

二、实验原理

1. 白酒组成:基酒(主体酒精)、调味酒(提供风味)、水(调整酒精度)。

白酒的调配实验报告怎么写-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调配原则:通过勾兑不同年份、香型、风味的基酒与调味酒,平衡酸、酯、醇等成分,改善酒体协调性。

3. 关键指标:酒精度、总酸、总酯、感官品质(色、香、味、格)。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1. 材料

白酒的调配实验报告怎么写-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基酒(不同年份、香型的原浆酒)
  • 调味酒(如陈酿调味酒、酯类调味酒)
  • 纯净水(降度用)
  • 食品级添加剂(如乳酸、乙酸乙酯等,可选)
  • 2. 仪器

  • 电子天平、量筒、烧杯、移液管
  • 酒精计、pH计、气相色谱仪(可选)
  • 品酒杯、感官评价表
  • 四、实验步骤

    1. 基酒预处理

  • 测定基酒的酒精度、总酸、总酯等理化指标。
  • 记录基酒的感官特征(如香气类型、口感特点)。
  • 2. 初步勾兑设计

  • 配方示例
  • 基酒A(浓香型)70% + 基酒B(酱香型)20% + 调味酒(陈酿)10%
  • 或按目标酒精度(如52%vol)调整加水量。
  • 计算各成分比例,精确称量后混合。
  • 3. 混合与陈化

  • 将勾兑酒液搅拌均匀,静置24小时使成分融合。
  • 必要时过滤处理(去除杂质)。
  • 4. 理化指标检测

  • 测定最终酒样的酒精度、pH值、总酸、总酯含量。
  • (有条件可检测甲醇、杂醇油等安全性指标)
  • 5. 感官评价

  • 评价方法
  • 外观:透明度、有无悬浮物。
  • 香气:浓郁度、协调性、是否有异香。
  • 口感:醇厚度、酸甜苦辣平衡度、后味长短。
  • 风格:是否符合目标香型(如清香、浓香、酱香)。
  • 组织3-5人进行盲评打分,取平均值。
  •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1. 数据记录表

    | 指标 | 基酒A | 基酒B | 调配后酒样 |

    |--|--|--||

    | 酒精度(%vol) | 65 | 60 | 52 |

    | 总酸(g/L) | 0.8 | 1.2 | 1.0 |

    | 总酯(g/L) | 2.5 | 3.0 | 2.8 |

    2. 感官评价结果

  • 香气评分:8.5/10(陈香突出,略带酱香)
  • 口感评分:8/10(入口绵甜,余味略短)
  • 3. 问题分析

  • 若酒体辛辣感明显:可能酸酯比例失衡,需增加酯类调味酒。
  • 若香气淡薄:可延长陈化时间或添加微量己酸乙酯。
  • 六、结论

    1. 本次调配酒样达到目标酒精度52%vol,总酸总酯符合国家标准(GB/T 10781.X-XXXX)。

    2. 基酒A与B的勾兑比例为7:2时,酒体风格偏向浓香,但需增加陈酿调味酒比例以延长余味。

    七、参考文献

    1. 《白酒生产技术》(作者,出版社,年份)

    2. GB/T 10781.1-2021 白酒质量要求

    八、注意事项

    1. 实验全程需佩戴手套、护目镜,避免酒精接触皮肤。

    2. 调味酒添加量需精确至0.1%,过量可能破坏酒体平衡。

    3. 感官评价应在无气味干扰的环境中进行。

    附录:可附原始数据记录表、气相色谱图、调配方案设计草稿等。

    通过以上框架,结合具体实验数据和分析,即可完成一份完整的白酒调配实验报告。实际写作中需根据实验目标灵活调整内容。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