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国家标准GB/T 26760-2011是专门针对酱香型白酒制定的产品标准,由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于2011年正式实施。以下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解析:
1. 定义与适用范围
酱香型白酒:以高粱、小麦、水等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成,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等特点的白酒。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标注为“酱香型”的白酒产品。2. 关键工艺要求
原料要求:高粱:需使用糯高粱(红缨子高粱为主),支链淀粉含量高,利于多轮次发酵。小麦:用于制曲,要求颗粒饱满,微生物富集。生产工艺:固态发酵:采用高温大曲(制曲温度60-65℃)和“12987”工艺(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储存要求:基酒需陶坛陈酿至少3年,成品酒需勾调后存放1年以上方可出厂。3. 感官与理化指标
感官特性:色泽:无色或微黄,清亮透明。香气:酱香显著,带焦香、糊香、花果香复合气息。口感:入口绵柔,酸度适中,回味悠长,空杯留香超过24小时。理化指标:酒精度:≥40%vol(常见53%vol为经典度数)。总酸(以乙酸计):≥1.4 g/L(赋予酒体酸爽感)。总酯(以乙酸乙酯计):≥2.2 g/L(影响香气复杂度)。4. 标签标识规范
产品标签必须注明“酱香型”及执行标准号GB/T 26760。若标注“优级”或“一级”,需符合对应等级的理化指标(如优级酒总酯≥2.5 g/L,一级≥2.2 g/L)。5. 标准意义
品质保障:通过规范原料、工艺和指标,确保酱香酒独特风格(如茅台、郎酒等均依此标准生产)。市场规范:区分液态法、固液法白酒,防止以次充好(如使用食用酒精的配制酒不得标注GB/T 26760)。其他香型标准参考
浓香型:GB/T 10781.1清香型:GB/T 10781.2米香型:GB/T 10781.3消费者可通过产品标准号快速判断白酒类型及工艺,选购时建议优先选择标注“优级”的产品,品质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