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品酒术语有哪些呢

一、外观评价

1. 清澈透明:酒体无悬浮物,光泽纯净,体现酿造工艺的精细度。

2. 微黄/琥珀色:陈年老酒的典型特征(如酱香型),颜色深浅与年份相关。

白酒品酒术语有哪些呢-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挂杯(酒泪):摇晃酒杯后酒液沿杯壁缓慢滑落的现象,反映酒体粘稠度和酯类物质含量。

二、香气评价

1. 主体香型

  • 粮香:原料(高粱、小麦等)的天然谷物香气。
  • 曲香:酒曲发酵产生的独特气息(如酱香型的大曲焦香)。
  • 陈香:长期窖藏后的复合香气(如老窖池的“窖陈味”)。
  • 2. 层次感:香气分前、中、后调,如浓香型的“前段果香,后段窖香”。

    白酒品酒术语有哪些呢-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协调性:多种香气融合自然,无刺鼻或分离感。

    4. 其他描述

  • 爆香:香气浓郁奔放(如部分浓香型白酒)。
  • 空杯留香:饮后杯中残留香气持久度(酱香酒尤为突出)。
  • 三、口感评价

    1. 入口表现

    白酒品酒术语有哪些呢-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绵柔:酒体顺滑无***(如江淮派浓香)。
  • 辛辣:酒精***感明显,多见于新酒或低端酒。
  • 醇厚:酒体饱满,有油脂感(如优质酱酒)。
  • 2. 中段口感

  • 酸甜平衡:酸味(如乙酸)与甜味(如多元醇)的协调性。
  • 爆口:酒液在口腔中香气瞬间释放(如部分高度数白酒)。
  • 3. 尾段表现

  • 回甘:咽下后舌根泛甜,如优质清香型白酒。
  • 尾净:余味干净无杂味,无苦涩拖尾。
  • 燥喉:饮后喉咙有灼烧感,可能因勾调不当或杂质过多。
  • 四、酒体综合评价

    1. 丰满度:酒体在口腔中的充实感,优质酒层次丰富如“琼浆玉液”。

    2. 协调性:香、味、口感整体均衡,无单一元素突兀。

    3. 风格典型性:是否符合所属香型特点(如酱香的“焦糊香+幽雅细腻”)。

    4. 余味长度:饮后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的持久时间(30秒以上为佳)。

    五、常见缺陷描述

  • 水味:酒体寡淡,似掺水稀释(可能为降度不当)。
  • 邪杂味:泥臭味、霉味等,源于原料或窖池污染。
  • 上头:饮用后头痛,通常因杂醇油或醛类物质超标。
  • 应用场景

    掌握这些术语可帮助消费者选购(如通过“尾净”判断工艺水平),或用于专业品鉴会、酿酒工艺改进等场景。若需了解特定香型(酱香、浓香、清香)的术语差异,可进一步探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