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里为什么加入塑化剂呢

白酒中塑化剂的来源并非人为主动添加,而是主要源于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与塑料制品的接触导致的迁移污染,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存在非法添加行为。以下是具体原因和分析:

一、生产环节的塑料接触迁移

1. 管道与容器污染

白酒里为什么加入塑化剂呢-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白酒在酿造、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会接触塑料制品,如塑料输酒管、接酒桶、酒泵乳胶管、塑料瓶盖等。这些塑料制品中的塑化剂(如邻苯二甲酸酯类)可能因酒精的强溶解性迁移至酒体中。例如,塑料管道输送酒液时,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可能显著增加。

2. 包装材料影响

塑料瓶、塑料袋等包装材料在长期接触白酒后,也可能导致塑化剂溶出。温度、酒精浓度和贮存时间会加速这一过程,酒精浓度越高,塑化剂迁移量越大。

白酒里为什么加入塑化剂呢-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原料与环境污染

1. 原料污染

酿酒原料(如高粱、大曲、稻壳)可能因环境污染含有微量塑化剂,通过发酵过程进入酒体。例如,大曲中的DBP含量较高,可能成为污染源之一。

2. 水源污染

白酒里为什么加入塑化剂呢-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酿酒用水若受工业污染,可能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而常规水处理工艺难以完全去除这类污染物。

三、非法添加的少数情况

尽管行业普遍否认人为添加,但有分析指出,极少数不法厂商可能通过以下方式非法添加塑化剂:

1. 模拟陈酒效果

添加塑化剂可使新酒呈现类似陈酒的粘稠感和挂杯效果,误导消费者对酒质的判断。

2. 降低成本

使用劣质塑料设备或非法助剂可能间接导致塑化剂残留,但此类行为属于违规操作。

四、行业标准与争议

1. 标准缺失与监管争议

2012年事件爆发时,白酒行业尚未制定塑化剂***标准,仅参考卫生部对食品的通用标准(如DBP限值0.3mg/kg)。酒鬼酒被检出DBP含量1.04mg/kg,引发对标准适用性的争议。

2. 风险评估结论

2014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风险评估指出,白酒中DBP含量≤1mg/kg、DEHP≤5mg/kg时健康风险可控。但该结果仅为参考,非强制性标准。

五、行业与企业的应对措施

1. 技术改进

多数企业改用不锈钢设备替代塑料管道和容器,减少迁移风险。

2. 加强检测

大型酒企引入塑化剂检测流程,并呼吁制定行业统一标准。

白酒中的塑化剂主要来自生产流程中的塑料接触迁移,而非企业主动添加。非法添加虽理论存在,但缺乏实际利益驱动(因塑化剂无法提升酒质),且可能涉及法律风险。消费者可通过选择正规品牌、关注包装材质(如玻璃瓶装)降低风险。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