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汾酒 酿造

汾酒作为中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产自山西汾阳杏花村,其酿造工艺以“清蒸二次清、地缸固态分离发酵”为核心,形成了独特的清香纯正风格。以下是汾酒酿造的关键环节及特点解析:

一、历史与文化

  • 千年传承:杏花村酿酒史可追溯至南北朝(公元5世纪),唐代诗人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使其名扬天下。
  • 现代发展: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甲等金质奖章,1951年国营杏花村汾酒厂成立,现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
  • 二、核心原料

    1. 高粱:选用晋中平原“一把抓”高粱,淀粉含量高,支链淀粉占比低,利于糖化发酵。

    汾酒 酿造-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大麦与豌豆:按6:4比例制曲,大麦提供酶活力,豌豆增加曲香,形成清香型酒曲特色。

    3. 水源:杏花村古井水,富含矿物质,硬度适中,水质甘冽。

    三、酿造工艺流程

    1. 制曲(伏天踩曲)

    汾酒 酿造-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原料处理:大麦与豌豆粉碎后混合,加水压制成曲砖。
  • 发酵:曲房内自然接种微生物,经“上霉、晾霉、起潮火、大火、后火、养曲”六阶段,培养28-30天,形成清香大曲。
  • 2. 原料处理

  • 粉碎润糁:高粱粉碎为4-8瓣,热水润糁(水温80-90℃),堆积24小时软化。
  • 清蒸糊化:高压蒸煮50分钟,去除杂味,保留原料本香。
  • 3. 地缸发酵

  • 低温入缸:蒸煮后的高粱(酒醅)冷却至20-25℃,加入曲粉(比例约9-10%),入陶缸密封发酵。
  • 发酵周期:28天左右,分前、中、后三阶段,温度控制在12-30℃,避免杂菌污染,促进酵母菌和乳酸菌代谢,生成乙酸乙酯(清香主体成分)。
  • 4. 蒸馏取酒

    汾酒 酿造-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清蒸二次清:首次发酵后酒醅蒸馏得头茬酒;酒糟二次发酵28天,再蒸馏得二茬酒。两次蒸馏均采用“缓火蒸馏、掐头去尾”工艺,保留酒体纯净。
  • 5. 陈酿勾调

  • 陶坛储存:新酒入陶坛陈放1-3年,促进酯化反应,柔和口感。
  • 勾兑:按不同轮次、年份基酒调和,形成稳定风味。
  • 四、品质特征

  • 感官特点:无色透明,清香纯正(乙酸乙酯为主,乳酸乙酯为辅),入口绵甜,余味爽净,饮后余香。
  • 理化指标:酒精度53%vol左右,总酯≥3.6g/L,乙酸乙酯占比超50%。
  • 五、工艺优势

  • 地缸发酵:隔绝土壤杂菌,避免窖泥味,保持酒体纯净。
  • 清蒸工艺:原料与酒醅分开处理,避免异味干扰,突出“一清到底”风格。
  • 微生物体系:杏花村特有空气与水源中的微生物群落,形成独特地域风味。
  • 六、健康价值

    汾酒低甲醇、低杂醇油(国家标准严格控制在0.4g/L以下),适量饮用舒筋活血,但需注意饮酒适度。

    汾酒以“清、正、净”的工艺哲学,将自然风土与传统技艺融合,成为中国白酒清香典范。其工艺细节中的科学控制与文化积淀,值得酒文化爱好者深入探究。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