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古代酒怎么酿

古代酿酒技术在不同文明中各有特色,但核心原理都是通过糖化发酵将原料中的淀粉或糖分转化为酒精。以下以中国古代传统谷物酒(如黄酒、米酒)为例,说明主要酿造步骤:

一、原料选择

  • 谷物:黍(黄米)、粟(小米)、稻米、高粱等(商周时期已普遍使用)
  • 酒曲:古代用「曲蘖」——天然发酵的谷物块(含霉菌、酵母菌),既是糖化剂也是发酵剂,中国独创技术
  • :泉水或河水,水质影响酒味
  • 二、基本流程

    1. 浸泡蒸煮

    古代酒怎么酿-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谷物洗净后浸泡至软化,上甑蒸熟(糊化淀粉便于糖化)
  • 2. 摊凉拌曲

  • 蒸熟的谷物摊开冷却至30℃左右,按比例掺入酒曲(如《齐民要术》记载曲米比例约1:10)
  • 3. 入窖发酵

  • 混合物放入陶瓮或地窖,密封进行双边发酵(糖化与酒精发酵同步),温度控制在25-30℃,时长数日至数月不等
  • 过程中产生气泡(酒醅),需定期搅拌(「开耙」)
  • 4. 压榨过滤

    古代酒怎么酿-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发酵完成后用麻布包裹酒醅压榨,分离酒液与酒糟
  • 5. 煎酒陈酿

  • 酒液加热至60-80℃杀菌(宋代后普及),装入陶坛密封陈放,促进酯化反应增香
  • 三、技术演变

  • 新石器时代:自然发酵的果酒、乳酒
  • 商周:出现「醴」(短时间发酵的甜酒)、「鬯」(加香草的酒),《礼记》记载「五齐」发酵阶段
  • 汉代:饼状酒曲普及,酒精度提升至5-8%
  • 唐宋:红曲霉应用(红酒),《北山酒经》系统总结制曲技术
  • 元代:蒸馏技术传入,始有高度白酒
  • 四、其他古代酒类

    1. 果酒:葡萄、荔枝等水果自然发酵(如唐代「葡萄美酒」)

    2. 醪糟:未过滤的米酒,含活酵母(先秦已有)

    古代酒怎么酿-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药酒:酒中加入药材浸泡(马王堆汉墓出土药酒配方)

    关键创新

  • 酒曲分类:散曲、块曲、红曲、麦曲等(比西方单用麦芽糖化更高效)
  • 固态发酵:区别于西方的液态发酵,中国独创的谷物堆积发酵法
  • 多次投料:明代「喂饭法」提升酒精浓度
  • 古代酒因技术限制多为浑浊的低度酒(约3-10%vol),直到蒸馏术普及后才出现高度烈酒。这一传统工艺至今仍影响着黄酒、清酒的生产。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