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纯粮食酒的度数是怎么来的

纯粮食酒的度数(即酒精含量)是通过发酵蒸馏和勾调等工艺过程决定的,其核心在于酒精的生成与浓缩。以下是具体解析:

1. 酒精度的定义

酒精度(%vol)表示酒精在酒液中的体积占比。例如,50度的酒指每100毫升液体中含50毫升纯酒精。这是通过测量酒液中乙醇的体积百分比确定的。

纯粮食酒的度数是怎么来的-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发酵阶段:酒精的生成

  • 原料糖化:粮食(如高粱、小麦)中的淀粉经蒸煮后,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可发酵的糖类。
  • 酒精发酵:酵母菌将糖分解为乙醇(酒精)和二氧化碳。此阶段酒精度通常可达 5-12%vol,具体取决于酵母活性和发酵条件。
  • 自然极限:当酒精度超过 16-20%vol 时,酵母活性会被抑制甚至死亡,发酵停止,因此单纯发酵无法得到高度酒。
  • 3. 蒸馏阶段:酒精的浓缩

    为了提升酒精度,需通过蒸馏工艺:

  • 蒸馏原理:酒精沸点(78.3℃)低于水(100℃),加热酒醅时,酒精蒸汽率先挥发,经冷凝后收集,得到高浓度酒液。
  • 蒸馏次数影响:首次蒸馏(“头道酒”)酒精度可达 60-70%vol;多次蒸馏可进一步提高纯度,但可能损失风味物质。
  • 分段取酒:蒸馏过程中分“头酒”“中酒”“尾酒”,中段酒(约 50-60%vol)通常品质最佳。
  • 4. 勾调阶段:精准控制度数

  • 原酒组合:不同蒸馏批次的原酒度数不同(如50-70%vol),需混合以达到目标酒精度。
  • 降度处理:通过添加纯净水或低度酒调整度数。例如,将70%vol的原酒加水稀释至53%vol。
  • 风味平衡:勾调需兼顾酒体协调性,避免单纯降度导致口感寡淡。
  • 5. 国家标准与工艺传统

  • 香型差异:如酱香型白酒多为 53%vol(酒精与水的缔合作用最佳,口感醇厚),浓香型常见 52%vol,清香型则多为 42-53%vol
  • 行业规范:中国白酒标准规定酒精度需明确标注(如±1%vol误差范围),且纯粮酒必须使用粮食发酵,禁用酒精勾兑(液态法白酒除外)。
  • 关键总结

  • 自然发酵仅能产生低度酒精,蒸馏是提升度数的核心步骤。
  • 最终度数由蒸馏效率、取酒段位及勾调工艺共同决定。
  • 纯粮食酒的标签强调原料和传统工艺,但度数高低本身并不直接代表品质优劣,需结合风味和工艺综合判断。
  • 如有兴趣深入了解特定香型或工艺(如茅台53度的科学依据),可进一步探讨!

    纯粮食酒的度数是怎么来的-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