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固态法白酒工艺流程

固态法白酒是中国传统白酒的主要酿造工艺,以高粱等谷物为原料,通过固态糖化发酵和蒸馏制成,具有复杂风味。以下是其核心工艺流程:

1. 原料处理

  • 筛选与浸泡:精选高粱、小麦等原料,去除杂质,加水浸泡(约12-24小时)使颗粒吸水软化。
  • 蒸煮:常压或高压蒸煮至“熟而不黏,内无生心”,破坏淀粉结构便于糖化。
  • 摊凉:蒸熟后摊开冷却至适宜温度(约25-30℃),为后续加曲做准备。
  • 2. 制曲

  • 曲料制备:将小麦、大麦或豌豆粉碎,加水拌匀。
  • 成型培养:压制成砖形曲块,置于曲房培养。温度分阶段控制(如大曲:升温至60-65℃持续数天,再缓慢降温),促进微生物(霉菌、酵母菌、细菌)繁殖。
  • 干燥储存:培养后干燥,储存数月使曲香成熟。
  • 3. 发酵

  • 加曲混合:冷却后的原料按比例(如20-30%曲量)拌入曲粉,确保微生物均匀分布。
  • 入窖发酵:物料转入泥窖、陶缸或石窖,密封发酵。窖池材质(如泥窖含己酸菌)影响香型(浓香型常用老窖泥)。
  • 固态发酵过程
  • 糖化:曲中霉菌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 酒化:酵母菌将糖转化为酒精,同时产酯类等风味物质。
  • 控温管理:发酵温度逐步上升至35-40℃,后期自然降温,全程约30-60天(酱香型可达数月,含多次发酵)。
  • 4. 蒸馏取酒

  • 装甑:发酵成熟的酒醅分层装入甑桶,轻撒匀铺以保透气。
  • 分段摘酒:缓火蒸馏,酒蒸汽经冷凝后分段收集:
  • 头酒(约0.5%):含甲醇、醛类,辛辣***,通常去除或用作调味。
  • 中酒(主体):酒精纯净,风味协调,核心取酒段。
  • 尾酒:酸类物质多,酒精度低,回窖再发酵或勾兑。
  • 5. 陈酿老熟

  • 陶坛贮存:新酒入陶坛或酒海,于阴凉处陈放1-3年(高端酒可达数十年),通过氧化、酯化等反应使酒体醇和。
  • 环境控制:温度、湿度稳定,促进风味融合。
  • 6. 勾兑调味

  • 基酒组合:按不同年份、轮次、风味基酒比例调和,形成统一风格。
  • 调味调整:加入特制调味酒(如老酒、香醅酒)弥补短板,提升层次感。
  • 7. 成品处理

  • 过滤灌装:去除沉淀,杀菌处理后装瓶,包装上市。
  • 工艺特点

  • 香型差异:如酱香型(高温曲、堆积发酵)、浓香型(泥窖续糟)、清香型(地缸发酵)。
  • 生产周期长:传统工艺依赖自然微生物,耗时数月乃至数年。
  • 风味复杂:固态发酵生成丰富酸酯,口感醇厚,留香持久。
  • 通过以上步骤,固态法白酒将粮食的精华转化为独特的风味,体现了中国传统酿造技艺的精髓。

    固态法白酒工艺流程-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固态法白酒工艺流程-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