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酿酒类型
1. 米酒(甜酒酿)
原料:糯米、酒曲(酒药)2. 果酒(如葡萄酒、杨梅酒)
原料:水果(葡萄、杨梅等)、糖、酵母(可选)3. 白酒(粮食蒸馏酒)
原料:高粱、玉米、大米等粮食,酒曲二、酿酒基本流程(以米酒为例)
1. 材料准备
糯米:选择优质无霉变的糯米,浸泡6-8小时至可捏碎。酒曲:传统植物酒曲或市售甜酒曲(按说明比例使用)。工具:蒸锅、陶罐/玻璃容器、纱布、搅拌棒(需高温消毒)。2. 蒸米与冷却
将糯米沥干后蒸熟(约30分钟),蒸至米粒透明无硬芯。摊开晾凉至30-35℃(手触微温)。3. 拌曲发酵
将酒曲碾碎,均匀撒在糯米上,轻轻拌匀。将米压平,中间挖一个“酒窝”便于观察出酒。盖纱布或保鲜膜,25-30℃环境下密封发酵。发酵时间:夏季1-2天,冬季3-5天。4. 发酵判断
成功标志:酒窝充满清亮液体,散发酒香,米粒绵软。若表面长黑/绿霉或发酸,则失败需丢弃。5. 过滤与保存
用纱布过滤酒液,米渣可做酒糟。米酒冷藏保存,7天内饮用完毕;若需长期保存需灭菌(隔水加热至80℃)。三、果酒制作要点
1. 选果:成熟无腐烂水果(如葡萄需去梗捏破皮)。
2. 加糖:果重15-30%的糖(糖促进发酵并影响酒精度)。
3. 发酵:装罐至2/3满,初期每天搅拌放气,避免爆炸。
4. 二次发酵:过滤后静置1-2月口感更醇。
四、白酒(蒸馏酒)关键技术
1. 粮食处理:粮食蒸熟后摊凉,拌入酒曲糖化(24-48小时)。
2. 固态发酵:入缸密封发酵15-30天,产生酒醅。
3. 蒸馏取酒:
使用蒸馏器(或自制冷凝装置)。酒醅加热,蒸汽冷凝后收集酒液(“头酒”甲醇含量高,需弃去前5%)。4. 陈酿:新酒辛辣,需陶罐密封陈放3个月以上。
五、注意事项
1. 卫生控制:
所有工具用沸水或酒精消毒。避免接触生水、油污。2. 温度管理:
最佳发酵温度25-30℃,过低延长发酵,过高易酸败。冬季可用棉被包裹容器保温。3. 糖度调整:
糖分不足导致酒精度低,过量抑制酵母活性。4. 安全警示:
甲醇风险:蒸馏时务必弃去“酒头”。避免使用金属容器(易发生化学反应)。六、常见问题解答
Q:发酵失败怎么办?可能原因:温度不当、酒曲失效、杂菌污染。需重新消毒并调整环境。Q:如何控制甜度?发酵时间越短甜味越重(糖未完全转化),可提前终止发酵(加热灭菌)。Q:能否混合多种粮食酿酒?可以(如高粱+大米),但需注意不同粮食蒸煮时间差异。Q:酒精度如何估算?粗略公式:每1%糖分约产生0.6%酒精度(例:糖度20%≈12%vol)。七、法规提醒
家庭自酿酒仅供自家饮用,若销售需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及相关手续,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根据实际条件调整工艺,多实践总结经验即可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