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职名称
1. 酒正(周代)
隶属天官体系,掌管酿酒政令与品质监管,是周王室酿酒事务的最高管理者。
2. 酒人(周代)
具体负责酿造、供应祭祀用酒的低级官职,直接参与生产。
3. 大酋(秦汉)
《礼记》中记载的酿酒总管,监督酿酒流程的季节性安排(如“秫稻必齐,曲蘖必时”)。
4. 良酝署(唐宋)
唐代光禄寺下设机构,长官称“良酝令”,负责宫廷用酒酿造;宋代沿用,扩展至地方酒务管理。
二、职业代称
1. 曲工/酒工
对酿酒工匠的泛称,专精制曲、发酵等技术环节。
2. 酤匠/酒匠
《齐民要术》等文献中记载的民间专业酿酒师,常见于市井酒坊。
三、传说与代指
1. 仪狄/杜康
传说中夏代的酿酒始祖(仪狄为禹臣,杜康传说为夏朝国君),后世以“杜康”代指酒。
2. 青州从事/平原督邮
《世说新语》中戏称美酒与劣酒的隐语,反映酒业文化。
四、祭祀用酒专称
以黑黍加香草酿制的祭祀酒,由“鬯人”官职专司,体现酒与礼制的关联。
总结:古代酿酒者既有官方管理的职官(如酒正、良酝令),也有民间匠人(曲工);酒的代称常与传说人物(杜康)或礼仪文化相关。若需进一步探讨某时期细节,可补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