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勾兑的定义与误解
1. 传统勾兑的工艺本质
白酒酿造过程中,“勾兑”是正常工艺环节,指将不同轮次、不同度数或风味的基酒按比例调配,以统一口感。例如,茅台等名酒均需勾兑才能保证品质稳定。这一过程与“酒精勾兑”(添加食用酒精、香精等)有本质区别。
2. 低度酒勾兑的特殊性
低度酒需通过“加浆”(加水降度)降低酒精度,但并非简单加水。降度后需处理浑浊、调整风味,并可能添加优质基酒或调味酒恢复口感。例如,39度五粮液需多次勾调才能达到“低而不淡”的效果。
二、低度酒的生产工艺
1. 原料与基酒选择
优质低度酒通常以纯粮酿造的高度酒为基酒,而非酒精勾兑。例如,39度胡九道贵宾酒使用高粱等粮食原料,经固态发酵和蒸馏制成。
2. 降度与处理技术
3. 技术难度与成本
低度酒需维持“低而不浊、低而不杂”的品质,其工艺复杂度远超高度酒。例如,需控制水解反应防止长期储存后酸败,且勾兑失败率高达40%。
三、低度酒与酒精勾兑酒的区别
1. 原料与标准
2. 市场现状
部分廉价低度酒可能使用酒精勾兑,但知名品牌(如五粮液、国窖1573的低度系列)均以传统工艺生产。例如,38度国窖1573已成为泸州老窖的核心产品之一。
四、低度酒的技术革新与市场认可
近年来,低度酒通过技术升级已实现品质突破。例如:
低度酒不全是勾兑酒,其品质取决于原料和工艺。传统工艺下的低度酒需复杂勾调技术,而酒精勾兑酒属于另一品类。消费者可通过配料表和执行标准区分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