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十二种香型白酒代表酒及工艺特点是什么

1. 浓香型

  • 代表酒:五粮液(多粮)、泸州老窖(单粮)、剑南春(复合)
  • 工艺特点
  • 使用中偏高温大曲,泥窖固态发酵,续糟配料,混蒸混烧。
  • 发酵周期45-90天,强调窖池的连续使用(老窖泥微生物丰富)。
  • 2. 酱香型

  • 代表酒:贵州茅台、四川郎酒
  • 工艺特点
  • 高温大曲,“12987”工艺(1年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
  • “四高两长”:高温制曲、堆积、发酵、馏酒;发酵周期长(8轮次)、储存时间长(3年以上)。
  • 3. 清香型

  • 代表酒:山西汾酒(大曲清香)、牛栏山二锅头(麸曲清香)、江小白(小曲清香)
  • 工艺特点
  • 地缸或水泥池发酵,清蒸清烧,避免杂菌污染。
  • 低温大曲或麸曲,发酵周期短(大曲约28天,小曲7天)。
  • 4. 米香型(蜜香型)

  • 代表酒:桂林三花酒
  • 工艺特点
  • 小曲半固态发酵,以大米为原料,液态糖化后加水液态发酵。
  • 蒸馏后需贮存一年以上,突出蜜香。
  • 5. 凤香型

  • 代表酒:陕西西凤酒
  • 工艺特点
  • 融合清香与浓香工艺,新泥窖发酵(每年更换窖泥),混蒸混烧。
  • 使用中高温大曲,发酵周期约30天。
  • 6. 董香型(药香型)

  • 代表酒:贵州董酒
  • 工艺特点
  • 大小曲并用,大曲中加入130余种中草药。
  • 双醅串蒸工艺:小曲酒醅串蒸大曲香醅,兼具药香与醇厚。
  • 7. 兼香型

  • 代表酒:湖北白云边(酱兼浓)、黑龙江玉泉酒(浓兼酱)
  • 工艺特点
  • 分型发酵或混合工艺,如白云边采用“九轮次发酵”结合酱香与浓香工艺。
  • 口感“浓头酱尾”或“酱头浓尾”。
  • 8. 芝麻香型

  • 代表酒:山东景芝酒
  • 工艺特点
  • 麸曲与大曲结合,泥底砖窖发酵,清蒸续渣。
  • 高温堆积产生焦糊香,类似炒芝麻香气。
  • 9. 豉香型

  • 代表酒:广东玉冰烧
  • 工艺特点
  • 大米液态发酵,蒸馏后经肥猪肉浸泡3个月,吸收油脂并产生豉香。
  • 酒精度低(约30%vol),甘润清爽。
  • 10. 特香型

  • 代表酒:江西四特酒
  • 工艺特点
  • 以大米为原料,红褚条石窖发酵,大曲含面粉、麦麸和酒糟。
  • 融合浓、清、酱香特点,但“三香不靠”。
  • 11. 老白干香型

  • 代表酒:衡水老白干
  • 工艺特点
  • 地缸发酵,混蒸混烧,延续老五甑工艺。
  • 中温大曲,酒体甘冽挺拔,突出粮香。
  • 12. 馥郁香型

  • 代表酒:湖南酒鬼酒
  • 工艺特点
  • 大小曲结合,泥窖发酵,清蒸清烧。
  • 一口三香:前浓、中清、后酱,层次复杂。
  • 总结

  • 基础香型:浓、清、酱、米,其他香型均由此衍生。
  • 工艺核心差异:曲种(大曲、小曲、麸曲)、发酵容器(泥窖、地缸、石窖)、原料(高粱、大米、小麦等)及特殊工艺(如豉香型的猪肉浸泡)。
  • 国家标准:各香型均有对应的国家标准(如酱香型GB/T 26760),确保品质与工艺规范。
  • 更多细节可参考来源网页中的完整工艺解析。

    十二种香型白酒代表酒及工艺特点是什么-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