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的调和与勾兑是酿酒工艺中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都与酒体调配相关,但在具体操作、目的和法规标准上有明显区别:
1. 调和(Blending)
定义:调和是将不同批次、不同年份或不同风味的基酒按一定比例混合,以达到口感平衡和风格统一的过程。特点:天然调配:通常只涉及纯粮固态发酵的基酒(不添加食用酒精或香精)。目的:优化酒体结构,例如平衡香气、协调口感,或弥补单一批次基酒的不足。工艺地位:是传统白酒酿造的核心环节,尤其在高品质白酒(如茅台、五粮液)中广泛应用。示例:茅台酒的“以酒勾酒”工艺,用不同轮次、不同年份的基酒调和,形成标志性风味。2. 勾兑(Blending with Additives)
定义:勾兑通常指在基酒中添加食用酒精、香精、糖类等非发酵物质来调整酒体风味或降低成本。特点:添加非发酵物质:可能包含食用酒精(液态法或固液法白酒)或香料(如乙酸乙酯等)。目的:快速模仿传统风味或降低成本,常见于低端白酒。法规变化:根据2022年白酒新国标(GB/T 15109-2021),使用非粮谷食用酒精或添加香精的酒类不得再称为“白酒”,需归类为“配制酒”。争议:过去“勾兑”常与劣质酒关联,但需注意:合法勾兑:符合标准的勾兑酒(如固液法白酒)允许少量添加食用酒精,但需明确标注。非法勾兑:工业酒精或违规添加剂勾兑的酒属假酒,危害健康。核心区别
| 维度 | 调和 | 勾兑 |
|--|-|-|
| 原料 | 纯粮基酒 | 基酒+食用酒精/香精 |
| 工艺性质 | 传统工艺,品质提升 | 可能涉及降低成本或仿香 |
| 法规标准 | 属于“纯粮固态发酵白酒” | 新国标下部分归为“配制酒” |
| 消费者认知 | 高端酒常见,正面评价 | 常与低端或劣质酒关联 |
如何辨别?
看产品标准号: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调和酒):GB/T 10781(浓香/清香等)、GB/T 26760(酱香)。固液法白酒(勾兑酒):GB/T 20822(含30%以上固态法基酒)。液态法白酒(勾兑酒):GB/T 20821(以食用酒精为主)。看配料表:若含“食用酒精”或“食用香料”,则属于勾兑酒(配制酒)。总结
调和是艺术:通过基酒的自然融合提升品质,代表传统工艺精髓。勾兑是技术:合理使用可降低成本,但过度依赖可能牺牲风味。新国标下需警惕以“勾兑”冒充“纯粮酒”的行为,消费者可通过标签和标准号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