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次高端白酒市场规模

在中国白酒的江湖中,次高端市场正悄然掀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300元至800元价格带的次高端白酒,既不像千元级高端酒那样高不可攀,也甩开了大众酒的“草根”标签,成为中产消费者餐桌上的新宠。数据显示,2022年次高端白酒市场规模已突破1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这片江湖的背后,既有消费升级的推波助澜,也有品牌博弈的刀光剑影,更暗藏着一场关于品质、身份与欲望的集体叙事。

消费升级点燃扩容引擎

当中国人的钱包鼓起来,喝酒的“姿势”也开始讲究。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1.25万元跃升至2022年的3.69万元,中产群体规模突破4亿人,这群“挑剔”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喝得尽兴”,转而追求“喝得有面子”。次高端白酒恰好踩中了这一心理——既能彰显消费能力,又不至于让钱包“大出血”。某行业报告显示,次高端产品在宴请、礼品场景中的渗透率已达47%,成为商务社交的隐形名片。

次高端白酒市场规模-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品牌混战中的突围密码

茅台、五粮液等巨头向下延伸产品线,区域酒企则拼命向上攀爬,次高端市场成了品牌的必争之地。剑南春凭借“水晶剑”稳坐次高端头把交椅,年销售额突破150亿元;洋河梦之蓝M6+通过“绵柔口感”收割商务人群;连酱酒新贵郎酒也推出红花郎15年加入战局。有趣的是,这场混战中,品牌们不约而同打起了“文化牌”——从窖池年份到非遗工艺,消费者买的不仅是酒,更是一段能被讲述的故事。

区域市场的“冰与火之歌”

打开中国地图,次高端市场的热度呈现鲜明的地域分化。在东部沿海地区,次高端白酒早已是婚宴标配,江苏市场甚至出现“无梦之蓝不成席”的盛况;中部省份则表现出强烈的价格敏感性,消费者在300-500元价位带反复比价;而西部市场仍处于消费培育期,本土品牌如舍得酒业正通过品鉴会教育用户。这种割裂性导致全国性品牌与区域龙头形成错位竞争,市场格局犹如一盘未下完的棋。

渠道暗战改写游戏规则

传统经销商的货架上,次高端产品正悄然挤占大众酒的位置。某华北经销商透露:“卖一箱次高端酒的利润抵得上十箱光瓶酒。”与此电商和直播带货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2023年“618”期间,京东白酒榜单前十名中有四款是次高端产品,主播们用“开瓶扫码赢金条”的套路***即时消费。更隐秘的战场在圈层营销:酒企通过企业家俱乐部、高尔夫球会定向渗透高端用户,把品酒会变成“圈层社交货币”。

次高端白酒市场规模-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政策紧箍咒下的生存哲学

看似红火的次高端市场,头顶始终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环保政策趋严让中小酒企的扩产计划频频受阻,某四川酒企因污水处理不达标被罚百万;税收新政则让渠道利润空间压缩,经销商开始要求“先款后货”。但危机中也孕育着转机——头部企业借机整合供应链,古井贡酒投资10亿元建设智能化酿造基地,用规模效应对冲风险。

尾声:江湖未远,未来已来

次高端白酒市场的狂欢,本质是一场关于时代红利的精准捕捉。它既是消费升级的产物,也是品牌进化的试验场,更是中国酒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挖的缩影。未来,这个市场或将面临更残酷的洗牌——谁能讲好品质故事、抓住圈层需求、玩转渠道变革,谁就能在1200亿的江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杯羹。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场无声的战争终将化作杯中酒香,见证一个更懂“生活仪式感”的时代的到来。

次高端白酒市场规模-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