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产品标准号和执行标准白酒一样吗

在中国白酒市场上,"产品标准号"与"执行标准"这对术语常常像孪生兄弟般形影不离,但它们的"基因"却存在微妙差异。就像酿酒师手中的曲药与粮食,虽然共同成就美酒,却承担着不同的使命。这对看似相同的标识,实则是质量监管体系中的双重保险,既相互依存又各司其职。

身份证明的差异

每个白酒瓶身的"产品标准号"犹如产品的身份证,严格遵循GB/T 26760(酱香型)、GB/T 10781.1(浓香型)等国标编码规则。这些由国家标准委颁布的代码,规定了酒体的基本"血统"。而"执行标准"更像是企业的承诺书,可能包含高于国标的内控指标,譬如某品牌在GB/T 10781基础上增加"窖藏时间≥180天"的附加条款,形成独特的品质印记。

产品标准号和执行标准白酒一样吗-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监管维度的区隔

国家强制标准如同酿酒行业的交通信号灯,GB 2757等安全标准规定了甲醇、重金属等红线指标,任何企业都不得逾越。而执行标准更像是企业自选的导航路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自主选择遵循推荐性国家标准(GB/T)或制定企业标准(Q/)。这种双轨制既守住安全底线,又释放创新空间。

标注方式的玄机

细心观察会发现,某瓶身上可能同时标注"GB/T 26760"和"Q/CLJ0001"两串代码。前者代表产品符合酱香型国标,后者则是企业制定的陈酿工艺标准。这种双重标注犹如双重认证,既证明产品的合法身份,又彰显企业的特色工艺。市场监管部门通过这种"标准组合拳",既能快速追溯质量问题,又能保护特色工艺传承。

市场博弈的镜像

在消费升级浪潮中,部分企业开始玩起"标准游戏"。有企业将执行标准标注得比实际生产标准更严格,这种"标准美容术"虽然不违法,却可能误导消费者。也有负责任的酒企主动公开执行标准细则,比如在官网公示"基酒贮存三年以上"的具体检测方法,让标准从纸面文字转化为可验证的品质承诺。

产品标准号和执行标准白酒一样吗-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对"标准双生子"的互动关系,恰似传统酿酒工艺中"天时、地利、人和"的辩证统一。产品标准号守护着行业基准线,执行标准则勾勒出品质的天际线。当消费者读懂这对标识背后的深意,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白酒品质之门的密钥,在觥筹交错间真正品味到标准的力量。这不仅是市场监管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重要通行证。

产品标准号和执行标准白酒一样吗-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