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执行标准的版本差异
北大仓酱香型白酒目前执行的标准为 GB/T 26760-2011(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旧版)。例如,其金酱系列产品明确标注该标准(网页4、5、10)。
自2025年6月1日起,酱香型白酒将统一执行 GB/T 10781.4-2024(替代GB/T 26760-2011)。新标准更强调“高温大曲”“固态发酵”等工艺要求,并细分为“大曲酱香”和“其他酱香”两类(网页1、2、8)。
差异点:北大仓酒目前仍沿用旧标准,而新国标实施后需调整生产工艺和标识,可能涉及分类归属(如是否属于“大曲酱香”或其他类型)。
2. 生产工艺与分类
北大仓酒采用“大曲坤沙工艺”,但原料为东北特有的“大蛇眼红高粱”,与贵州酱酒使用的糯高粱不同。其工艺可能包含麸曲或混合曲(网页4、5、8、13)。
新标准将酱香型白酒分为两类:
差异点:北大仓酒若使用麸曲或混合曲,则可能归类为“其他酱香”,标签需明确区分(如不能标注“大曲”),且生产过程需符合对应的技术要求。
3. 理化指标与感官要求
对优级和一级酒的感官描述较为笼统(如“酱香突出,香气幽雅”),北大仓酒基于此标准生产(网页4、5)。
新增“无杂质”要求,感官描述更具体(如“酱香、果香、花香、青草香”等),并取消按酒精度分类,改为按贮存时间调整酸酯指标(网页2、8)。
差异点:北大仓酒若沿用旧标准,可能在感官描述和理化指标上与新标准存在差距,需调整工艺以满足新要求。
4. 标签标识与合规性
目前其标签标注为“酱香型白酒”,但未明确是否属于“大曲”或“其他”类别。部分产品可能因使用麸曲或混合工艺需调整标识(网页8、10)。
差异点:新标准实施后,北大仓酒需在标签上明确工艺分类,否则可能面临合规风险。
总结
北大仓酒当前执行的标准(GB/T 26760-2011)与即将实施的酱香型白酒新国标(GB/T 10781.4-2024)存在以下核心差异:
1. 标准版本与分类:旧标准未细分工艺类型,新标准明确“大曲”与“其他”类别。
2. 原料与工艺:北大仓酒使用东北红高粱和非高温大曲,可能属于“其他酱香”。
3. 标签合规性:需明确标注工艺类型及原料,避免误导消费者。
新国标实施后,北大仓酒需调整生产工艺和标签标识以符合要求,但短期内仍可沿用旧标准直至2025年6月1日过渡期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