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中甲醛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怎么写的

白酒中甲醛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分光光度法(乙酰丙酮法)测定白酒中甲醛含量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白酒中甲醛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怎么写的-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了解白酒中甲醛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 评估样品是否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如GB 2757-2012规定蒸馏酒中甲醛残留量≤2.0 mg/L)。

二、实验原理

甲醛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酰丙酮及铵盐(乙酸铵)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3,5-二乙酰基-1,4-二氢卢剔啶),在波长412 nm处有最大吸收峰。通过测定吸光度,结合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甲醛含量。

白酒中甲醛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怎么写的-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 仪器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恒温水浴锅
  • 蒸馏装置(含冷凝管、圆底烧瓶)
  • 容量瓶(50 mL、100 mL)
  • 移液管、比色管
  • 2. 试剂

  • 甲醛标准溶液(100 μg/mL)
  • 乙酰丙酮溶液(0.5% v/v,含乙酸铵20%和冰醋酸0.3%)
  • 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 四、实验步骤

    1. 样品预处理

    1. 取20.0 mL白酒样品于蒸馏烧瓶中,加入50 mL蒸馏水,全玻璃蒸馏装置蒸馏,收集馏出液约50 mL,定容至100 mL备用。

    白酒中甲醛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怎么写的-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标准曲线绘制

    1. 分别移取0、0.2、0.5、1.0、2.0、3.0 mL甲醛标准溶液(100 μg/mL)于比色管中,加水至10 mL。

    2. 各加入1 mL乙酰丙酮溶液,摇匀后于60℃水浴中加热15分钟。

    3. 冷却后,用1 cm比色皿在412 nm处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浓度-吸光度)。

    3. 样品测定

    1. 取10 mL处理后的样品馏出液,按标准曲线步骤显色并测定吸光度。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 标准曲线数据

    | 甲醛标准液体积(mL) | 0 | 0.2 | 0.5 | 1.0 | 2.0 | 3.0 |

    ||||||||

    | 甲醛浓度(μg/mL) | 0 | 0.2 | 0.5 | 1.0 | 2.0 | 3.0 |

    | 吸光度(A) | 0.002| 0.045| 0.118| 0.234| 0.465| 0.698|

    标准曲线方程:( A = 0.231C + 0.005 )(R²=0.999)

    2. 样品测定结果

  • 样品吸光度:0.152
  • 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得馏出液中甲醛浓度:0.635 μg/mL
  • 实际含量计算(考虑稀释倍数):
  • (

    ext{甲醛含量} = 0.635 , mu g/mL

    imes frac{100 , mL}{20 , mL} = 3.175 , mg/L )

    六、结果讨论

    1. 测得样品甲醛含量为3.175 mg/L,超过国家标准(≤2.0 mg/L),可能来源于原料发酵过程或非法添加。

    2. 误差分析

  • 蒸馏不完全导致回收率偏低;
  • 显色时间或温度控制不精准;
  • 样品中其他醛类物质干扰(需通过HPLC验证)。
  • 3. 建议复测并优化预处理方法(如增加蒸馏时间或使用固相萃取除杂)。

    七、结论

    本实验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白酒中甲醛含量为3.175 mg/L,不符合国家标准,需进一步排查生产环节。

    八、参考文献

    1. GB 5009.49-2016《食品中甲醛的测定》

    2. 王瑞琦, 分光光度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 2020.

    注意事项

  • 甲醛为有毒物质,操作需在通风橱中进行。
  • 显色反应需避光保存,避免吸光度漂移。
  • 可根据实际实验数据调整内容,确保步骤清晰、数据可追溯。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