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料与糖化发酵剂要求
1. 原料限定
固态酒必须以粮谷为原料,包括高粱、小麦、玉米、糯米等,其中酱香型白酒优先使用糯高粱和小麦。明确禁止使用薯类或其他非粮谷原料。
2. 糖化发酵剂规范
二、生产工艺核心要求
1. 固态发酵流程
2. 禁止添加物
不得直接或间接添加食用酒精、非自身发酵产生的呈色呈香物质(如香精、甜味剂),确保纯粮固态工艺的纯正性。
三、感官与理化指标更新
1. 感官描述标准化
新国标引入更贴近生活的感官描述,例如酱香型白酒的香气包括果香、花香、青草香、烘焙香等,降低消费者认知门槛。
2. 理化指标调整
四、标签与产品标识规范
1. 工艺标注
2. 分级简化
原优级、一级、二级合并为优级和一级,提升质量门槛。
五、与液态法/固液法的区别
1. 工艺差异
2. 标准代号
六、行业影响与发展趋势
1. 推动品质升级
新标准通过细化工艺要求,限制低质酒精勾兑酒,倒逼企业回归传统酿造。
2. 强化地域特色
贵州等地依托酱香酒标准,构建产业集群,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3. 国际化布局
2025年新国标结合国际烈酒评价体系,尝试以统一标准打破文化壁垒,助力白酒全球化。
2025年固态酒酿造标准的核心是传统工艺传承与质量管控升级,通过原料、工艺、标识的规范化,确保消费者权益并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如需更详细的技术参数(如酸酯指标、卫生标准),可参考《GB/T 10781.4-2024》及《GB/T 27588-2011》等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