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古法酿酒工艺有哪些种类

古法酿酒工艺是中国传统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不同酒类采用的工艺各有特色。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古法酿酒类型及其特点:

1. 黄酒酿造工艺

  • 代表酒种:绍兴黄酒(如花雕、女儿红)、福建红曲酒等。
  • 工艺特点
  • 原料:糯米、黍米等谷物为主。
  • 制曲:使用麦曲(小麦制成)或红曲(大米接种红曲霉菌)。
  • 步骤
  • 1. 浸米蒸饭:浸泡后蒸熟,摊凉。

    古法酿酒工艺有哪些种类-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落缸发酵:加入酒曲,糖化与发酵同步进行(边糖化边发酵)。

    3. 压榨煎酒:发酵后压榨取酒液,再加热杀菌(煎酒)后封坛陈酿。

  • 关键:低温长时间发酵,陶坛陈酿数年至数十年。
  • 2. 白酒(蒸馏酒)工艺

    中国白酒按香型分类,不同香型的古法工艺差异显著:

    古法酿酒工艺有哪些种类-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酱香型(以茅台为代表)

  • 工艺核心:高温制曲、固态发酵、回沙工艺。
  • 步骤
  • 重阳下沙:分两次投料(“沙”指高粱),高温蒸煮。
  • 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反复堆积发酵和蒸馏。
  • 陶坛陈酿:基酒窖藏多年,勾调后出厂。
  • (2)浓香型(以泸州老窖、五粮液为代表)

  • 工艺核心:泥窖固态发酵、续糟配料。
  • 特点
  • 老窖池:使用数十年以上的泥窖,窖泥中富含微生物。
  • 混蒸混烧:原料与酒醅同时蒸馏,蒸酒蒸粮同步。
  • (3)清香型(以汾酒为代表)

  • 工艺核心:地缸发酵、清蒸清烧。
  • 步骤
  • 清茬法:高粱单独蒸煮,不与其他原料混合。
  • 地缸发酵:避免泥土接触,保持酒体纯净。
  • (4)其他香型

  • 米香型(桂林三花酒):小曲发酵,液态或半固态工艺。
  • 凤香型(西凤酒):用“酒海”(藤条编容器)储存,融合清香与浓香特点。
  • 3. 米酒(醪糟/甜酒)工艺

  • 原料:糯米或大米。
  • 特点
  • 小曲发酵:使用酒药(含根霉、酵母菌)糖化。
  • 短时发酵:3-7天即可饮用,酒精度低,口感甜润。
  • 非蒸馏:保留米香,常见于南方家庭自制。
  • 4. 果酒酿造工艺

  • 代表:葡萄酒(古代称“蒲萄酒”)、荔枝酒、杨梅酒等。
  • 古法特点
  • 自然发酵:水果破碎后直接发酵,不添加人工酵母。
  • 陶罐封存:如唐代“兰陵美酒”以葡萄自然发酵后窖藏。
  • 5. 少数民族传统工艺

  • 青稞酒(藏族):
  • 原料:青稞炒制后发酵,蒸馏得高度酒。
  • 特色:高原气候下低温长发酵,酒体醇厚。
  • 咂酒(苗族、土家族):
  • 工艺:玉米、高粱等混合发酵,用竹管吸饮,发酵不完全。
  • 6. 特殊古法工艺

  • 液态发酵法:如客家娘酒,半液态发酵后压榨。
  • 固态发酵法:多数白酒采用,原料不溶于水,微生物环境复杂。
  • 复式发酵:糖化与发酵同步进行(如黄酒)。
  • 古法工艺的共性特点

    1. 手工操作:浸米、蒸煮、拌曲等依赖人工经验。

    2. 自然接种:依靠环境微生物而非纯种培养。

    3. 长时间陈酿:陶坛、酒海等传统容器促进酒体熟成。

    古法酿酒工艺有哪些种类-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 因地制宜:水质、气候、原料影响工艺细节。

    这些工艺不仅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塑造了中国酒类独特的风味体系。如今,部分传统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