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假酒咋处理

一、市场监管部门假酒售卖的行政处罚

1. 假冒注册商标的假酒

  • 若假酒侵犯他人注册商标(如冒用“汾酒”等品牌),依据《商标法》定性为商标侵权,处罚包括:没收侵权商品、销毁工具、罚款(按违法经营额5倍以下或最高25万元)。
  • 例如,某案例中商家销售假酒货值4.69万元,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1万元。
  • 2. 涉及食品安全的假酒

    假酒咋处理-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若假酒存在质量问题(如掺假、有害物质),适用《食品安全法》,可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罚款,或吊销许可证。
  • 但若仅标签虚假(如冒用厂名厂址),不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则优先适用《商标法》或《产品质量法》。
  • 3. 法律竞合时的选择

  • 当行为同时违反《商标法》和《产品质量法》时,选择处罚较重的法律。例如《商标法》罚款上限更高,更符合“过罚相当”原则。
  • 二、刑事责任的追究

    1.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 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即构成犯罪,按金额分层处罚:5万-20万处2年以下徒刑,最高可判***。
  • 例如,制售假酒成本仅30元/瓶,售价上千元,涉案金额巨大者可能面临15年以上刑罚。
  • 2.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假酒咋处理-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明知假酒而销售,金额较大(5万以上)处3年以下徒刑,金额巨大(25万以上)处3-7年徒刑。
  • 3. 其他罪名

  • 若假酒含毒害物质,可能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最高可判***。
  • 三、消费者***途径

    1. 投诉与索赔

  • 保留证据:假酒实物、购买凭证(发票、收据)、转账记录等。
  • 投诉渠道:拨打12315或12312热线,或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消协投诉。
  • 赔偿标准
  • 《消费者权益保***》:退一赔三,最低赔500元。
  • 《食品安全法》:退一赔十,最低赔1000元(需证明不符合安全标准)。
  • 2. 民事诉讼与公益诉讼

    假酒咋处理-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消费者可向******要求赔偿,若涉及公共利益(如群体性受害),消费者组织可提起公益诉讼,检察机关支持***。
  • 四、假酒的鉴定与处置

    1. 鉴定流程

  • 消费者需通过市场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委托专业机构或酒厂鉴定,个人直接联系酒厂可能被拒绝。
  • 例如,执法部门随机抽样后送检,确认假酒性质。
  • 2. 假酒处置

  • 查获的假酒由执法部门没收并销毁,防止再次流入市场。
  • 五、预防与监管建议

    1. 消费者注意事项

  • 避免购买明显低于市场价的“***酒”“内部酒”,此类多为假酒。
  • 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索要发票并核对商品信息。
  • 2. 监管强化方向

  • 利用大数据监测投诉线索,联合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突击检查。
  • 重点打击线上隐蔽销售渠道,如社交平台、直播带货中的假酒交易。
  • 处理假酒需多部门协作:市场监管部门查处行政违法,公安机关追究刑责,消费者通过投诉或诉讼***。对商家而言,违法成本高(高额罚款、刑事责任),消费者应主动***以遏制假酒流通。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