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下沙时间

白酒酿造中,下沙酱香型白酒(如茅台)生产工艺中的关键环节,特指首次投料发酵的过程,其时间安排与气候、原料等因素密切相关。以下是关于白酒下沙时间的详细说明:

1. 下沙的时间选择

  • 主要时段:通常在重阳节前后(农历九月初九左右)进行。以贵州茅台镇为例,当地酒厂多在此时开始下沙。
  • 气候因素:此时气温(20-25℃)和湿度适中,利于微生物繁殖,同时避免高温导致发酵过快或杂菌滋生。
  • 原料供应:高粱在秋季成熟,此时新收的糯高粱淀粉含量高、水分适宜,符合酿酒需求。
  • 传统工艺:遵循“端午制曲、重阳下沙”的古法,与酱酒生产的季节性周期契合。
  • 2. 为何选择重阳节下沙?

  • 微生物环境:经过夏季高温,酒窖中的微生物群落趋于稳定,此时投料有利于发酵过程中复杂微生物体系的形成。
  • 水质条件:赤水河在重阳前后水质清澈,硬度较低,适合酿酒。
  • 生产周期:下沙后经历约一个月的发酵、蒸馏,次年才能进行第二次投料(糙沙),确保生产节奏与自然季节同步。
  • 3. 下沙的具体操作

  • 原料处理:将高粱(沙指当地红缨子糯高粱)破碎后,用90℃以上热水润粮,堆积糖化。
  • 拌曲发酵:加入大曲粉,放入石窖或泥窖中密封发酵,持续约30天。
  • 分层蒸馏:发酵后分层取醅,首次蒸馏的酒称为“生沙酒”,通常回窖参与后续发酵。
  • 4. 其他香型白酒的“下沙”

  • 浓香型/清香型:无严格“下沙”概念,投料时间和工艺更灵活,全年均可生产。
  • 酱香型独特性:下沙是其“12987”工艺(1年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的起点,时间把控直接影响酒体风格。
  • 总结

    酱香型白酒的“下沙”时间根植于自然规律与传统经验,是酒体品质形成的基础。若进一步了解其他细节(如糙沙、轮次酒等),可深入探讨其工艺全流程。

    白酒下沙时间-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白酒下沙时间-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