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干法酿酒”的标准,需要根据具体的酒类(如白酒、葡萄酒等)和生产工艺来界定。在中国,酿酒行业的标准通常涉及生产工艺、原料要求、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安全等方面。以下以白酒为例,解释相关标准中的关键内容:
一、 固态法白酒(干法酿酒)的标准
固态法白酒是中国传统工艺,以粮食为原料,在固态条件下进行糖化、发酵和蒸馏,不添加食用酒精或非发酵物质。相关标准包括:
1. 国家标准(GB/T)
GB/T 10781.1-2021:浓香型白酒GB/T 10781.2-2022:清香型白酒GB/T 26760-2011:酱香型白酒核心要求:
原料:高粱、大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工艺:固态糖化发酵,采用酒曲(大曲、小曲等);添加剂:不得添加食用酒精、香精等非发酵物质;感官指标:具有特定香型的色泽、香气和口感;理化指标:酒精度、总酸、总酯等符合规定范围。2. 卫生安全标准
GB 2757-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甲醇:≤0.6g/L(粮谷类原料);铅:≤0.5mg/L;塑化剂:DBP ≤0.3mg/kg,DEHP ≤1.5mg/kg。二、 其他相关标准
1. 生产规范
GB/T 23544-2009《白酒企业良好生产规范》:对原料处理、发酵、蒸馏、贮存等环节的卫生和工艺提出要求。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企业需符合《白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的设备和工艺要求。2. 标签标识
固态法白酒需在标签上标明“固态法白酒”,液态法或固液法需明确标注。三、 葡萄酒中的“干型酒”标准
若用户指葡萄酒的“干型酒”(Dry Wine),其标准为:
含糖量:≤4g/L(GB 15037-2006《葡萄酒》);工艺要求:葡萄汁经完全或部分发酵,糖分转化为酒精。四、 注意事项
1. 区分“固态法”与“液态法”
固态法(干法)成本高、周期长,液态法通过液态发酵或添加食用酒精,需明确标注。2. 地方特色工艺
如四川浓香型、贵州酱香型等,可能受地理标志保护(如GB/T 22041《地理标志产品 国窖1573白酒》)。五、 合规建议
1. 根据产品类型选择适用的国家标准;
2. 严格把控原料质量和生产工艺;
3. 定期送检以符合卫生安全指标;
4. 关注行业动态(如新国标GB/T 17204-2021对酒类定义的更新)。
如需具体标准文本,可访问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openstd..cn)或咨询当地市场监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