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自己如何酿造白酒

我常将自己酿酒的过程比作一场与微生物的默契对话。在江南老宅的青砖院墙内,陶瓮与竹甑已陪伴我走过十载春秋。每当秋风卷起庭前桂花,我便开始与看不见的微生物伙伴们共同谱写这曲液态的诗篇——从精选粮谷的呼吸到酒曲苏醒的悸动,从糖化反应的缠绵到蒸馏时分的升华,每个环节都凝结着时光的温度与手掌的纹路。

选材如择友

高粱总爱穿着紫红衣衫来赴约,我会挑那些颗粒饱满的"圆脸姑娘",她们体内藏着80%的支链淀粉,是酿造浓香型白酒的最佳舞伴。稻米则要选腹白明显的"珍珠美人",这些半透明的心形颗粒能为酒体增添柔美。水源是酿酒师的知己,我总在凌晨四点汲取古井里最清冽的那层"晨露",这时的水分子保持着最舒展的形态,能完美唤醒粮谷的灵性。

自己如何酿造白酒-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制曲似育婴

每年端午前后,我会将小麦磨成"雪花被",在曲房里铺就微生物的温床。当曲块内部温度攀升至60℃时,那些肉眼难见的曲霉菌就像初生婴儿般躁动不安。我像接生婆般昼夜守候,用竹耙轻轻翻动这团发热的生命体,直到它们褪去青涩的草腥味,生出淡雅的菌花香。这过程需精确控制21天,多一刻则显老态,少一时尚存稚气。

发酵若共舞

蒸煮后的粮醅裹着绸缎般的光泽入窖,我总会在窖泥里埋入上年留存的"老窖魂"。这些沉睡的微生物群落被唤醒后,与新鲜粮醅中的淀粉酶跳起双人华尔兹。地缸内的温度曲线如同起伏的呼吸,前三天是急促的糖化期,中旬转入绵长的酒化阶段,尾声时醅料会发出类似成熟苹果的甜香——这是微生物们完成使命的谢幕礼。

蒸馏如涅槃

当发酵醅在竹甑中蒸腾时,我仿佛看见酒魂在云雾中涅槃重生。头段酒液像莽撞少年般浓烈,需单独封存以待岁月驯化;中段酒体如同温润君子,泛着月光般的清辉;尾段则似迟暮美人,虽香气渐淡却余韵悠长。铜制天锅的每一次冷凝,都在雕琢酒液的轮廓,将200余种风味物质淬炼成和谐的乐章。

自己如何酿造白酒-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陈化胜修行

新酒入陶坛那日,我会在封泥上按一枚指纹。这些粗陶容器如同得道高僧,用微孔呼吸引导酒体修行。头三年醛类物质如野马脱缰,五年后酯香渐显风华,待到第十个春秋,原本暴烈的酒液已化作绕指柔。某年梅雨季,我偶然发现被雨水浸润的坛壁竟催生出独特的苔花香,这才懂得环境亦是陈酿的调味师。

调配即写诗

当不同年份的原浆在景德镇青花酒海中相遇,我常觉得自己在挥毫泼墨。82年的醇厚做骨架,新酒的清冽为经脉,偶尔滴入半匙窖底香便如画龙点睛。某次调配时,窗外飘进的桂花竟与酒香产生奇妙共鸣,这意外收获让我明白:酿酒师的最高境界,是学会聆听自然馈赠的和声。

这场持续365天的生命对话,最终凝结为琥珀色的琼浆。当酒液滑过舌尖时,能尝到高粱晒场上的阳光、曲房里蒸腾的雾气、窖池中微生物的私语。我始终相信,真正的佳酿不该是工业流水线的***品,而是酿酒师用时光作笔,以天地为纸,写给岁月的情书。每一滴酒里,都住着当年的风霜雨露,以及手掌摩挲过陶坛的温度。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