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我国古代酿酒原料

我国古代酿酒原料种类丰富,主要可分为谷物、水果和其他类,其发展与农业、地域文化及技术演变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分类:

一、谷物类(主体原料)

1. 黍(黄米)

我国古代酿酒原料-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时期:商周至秦汉
  • 应用:甲骨文记载商代用黍酿“鬯”(祭祀用酒);《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实为黍酒。
  • 特点:黏性高,适合制曲,是早期黄酒雏形。
  • 2. 稻米

  • 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兴起,汉代普及
  • 应用:河姆渡遗址发现稻作遗存,汉代“稻酒”成为南方主流;唐宋后发展为绍兴黄酒等。
  • 3. 粟(小米)

  • 时期:先秦至魏晋
  • 应用:北方旱作区主要原料,《齐民要术》记载“粟米酒法”。
  • 4. 小麦、大麦

    我国古代酿酒原料-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时期:汉代后逐渐推广
  • 应用:多用于制曲(麦曲),《礼记·月令》提到制曲需“秫稻必齐,曲蘖必时”。
  • 5. 高粱

  • 时期:元明后成为主流
  • 应用:耐旱高产,适合蒸馏工艺,推动白酒(烧酒)的普及,如明清山西汾酒。
  • 二、水果类(果酒)

    1. 葡萄

  • 时期:汉代传入,唐代兴盛
  • 应用:张骞通西域引入葡萄,《史记》载大宛国“以葡萄酿酒”;唐代“葡萄美酒夜光杯”印证流行。
  • 2. 野生水果

    我国古代酿酒原料-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应用:先秦《山海经》提到“櫰木之实,食之酿酒”;宋代《北山酒经》记载用梨、桃等酿制果酒。
  • 三、其他类

    1. 蜂蜜

  • 时期:周代已有
  • 应用:蜜酒见于《楚辞》,宋代苏轼《蜜酒歌》详述制法。
  • 2. 乳类

  • 应用:游牧民族以马奶、骆驼奶酿“酢浆”(酸酒),《汉书》载匈奴“马酪”习俗。
  • 3. 植物花卉

  • 应用:菊花酒(汉代重阳节饮)、桂花酒(唐宋文人雅趣)。
  • 四、技术影响

  • 酒曲发展:商周“蘖”(发芽谷物)→ 汉代“饼曲”→ 唐宋“红曲”→ 明清多元曲种,推动原料利用效率。
  • 蒸馏技术:元代后蒸馏法普及,高粱等杂粮成为白酒主要原料。
  • 总结

    中国古代酿酒原料以谷物为核心,兼具地域性与时代性:北方黍粟、南方稻米、后期高粱,辅以水果与特色资源,形成了黄酒、果酒、白酒并存的体系,反映了农业与社会经济的演变。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