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挥发性有机物超标
1. 硫化物(硫化氢、硫醇)
硫化氢具有臭鸡蛋味,硫醇则带有***臭味。这类物质主要来源于原料蛋白质***或杂菌污染(如窖泥中的厌氧菌分解)。国家标准对硫化物的残留量有严格限制。
2. 杂醇油(如丁酸、戊酸、己酸)
杂醇油含量过高会产生刺鼻的油腥味或***味,常见于发酵控制不当或蒸馏工艺不完善的白酒中。
3. 乙醛、
乙醛有***性气味,则带有焦臭味,可能因蒸馏温度过高或原料霉变导致。
二、微生物污染
1. 菌落总数超标
卫生条件差或发酵过程杂菌感染可能导致菌群代谢产生异味物质(如硫化氢),甚至引发***。
2. 大肠菌群等致病菌
虽不直接导致臭味,但可能反映生产环境不达标,间接影响酒体气味。
三、添加剂违规
1. 甜蜜素、糖精钠等甜味剂
虽与臭味无直接关联,但添加违规甜味剂可能掩盖劣质酒的异味,这类物质超标属于不合格。
2. 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
国家标准明确禁止在白酒中添加防腐剂,若违规使用可能破坏酒体协调性,产生不愉快气味。
四、理化指标异常
1. 总酸、总酯失衡
总酸过高可能带来酸馊味,而酯类物质不足则无法掩盖其他异味,反映发酵工艺问题。
2. 甲醇超标
甲醇本身无明显臭味,但若含量过高(超过0.6g/L),可能伴随其他有害物质共同导致酒体异常。
五、原料与工艺缺陷
1. 原料霉变或杂质过多
霉变的谷物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并伴随霉臭味。
2. 窖泥污染
浓香型白酒若窖泥处理不当,其中的丁酸菌、己酸菌代谢产物会残留,导致窖泥臭味。
检测标准依据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GB 2757-2012),白酒需检测甲醇、、污染物(如铅)、食品添加剂等项目。若发现臭味,需结合感官评价及上述指标综合分析。
建议:消费者若发现白酒有异常臭味,应避免饮用,并通过正规渠道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要求检测挥发性有机物、微生物及添加剂等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