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变黄原因
1. 自然陈化:酱香型、浓香型或兼香型白酒存放时间较长(如3年以上),因联酮类化合物积累、酚类氧化等化学反应导致微黄,属于正常现象。此时无需处理,黄酒可能口感更醇厚。
2. 工艺或原料问题:如使用高温大曲(酱香型)、含铁容器储存、原料色素(如高粱皮中的花青素)等,可能加速酒体发黄。
3. 变质或污染:开封后未密封的白酒暴露于空气或光照下,可能导致氧化过度或细菌污染,伴随酸味、浑浊或沉淀,此时不可饮用。
4. 人为添加色素:部分假酒通过焦糖色等添加剂伪造老酒特征,需警惕颜色过深(如深黄或琥珀色)且无陈香的情况。
二、处理方法
1. 物理去黄技术
2. 自然调整与储存优化
三、注意事项
1. 饮前评估:检查酒液是否清澈透明,有无异味。若仅微黄无杂质,可正常饮用;若浑浊、发酸或出现绿色(过度氧化),建议丢弃。
2. 避免误区:清香型、米香型白酒本应无色,若发黄可能为质量问题或添加色素,需谨慎。
3. 长期收藏建议:选择原装密封完好的酱香或浓香型白酒,直立存放于避光环境,定期检查瓶盖密封性。
四、鉴别真假老酒
通过酒体粘稠度、香气复杂度及包装年代特征综合判断,而非单一依赖颜色。例如,真老酒黄中透绿或琥珀色,假酒可能呈现不自然的深黄。
若处理后酒体仍异常或口感不佳,建议咨询专业酿酒师或送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