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品鉴标准

白酒品鉴是一门结合感官体验与专业知识的技艺,旨在通过视觉、嗅觉、味觉等多维度对白酒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以下是白酒品鉴的核心标准与步骤:

一、品鉴前的准备

1. 环境要求

白酒品鉴标准-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光线充足,避免强光或色彩干扰;空气清新,无杂味;温度20-25℃为宜。
  • 2. 器具选择

  • 透明郁金香杯(杯口收窄,便于聚香),容量30-50ml。
  • 3. 酒液处理

  • 静置酒瓶后缓慢倒酒,避免剧烈摇晃;斟酒至酒杯1/2至2/3处。
  • 二、品鉴核心维度

    1. 观色

  • 颜色:优质白酒通常透明清亮(新酒)或微黄(陈年老酒),无悬浮物或沉淀。
  • 酒花:晃动后酒花细密均匀、消散缓慢,说明酒体醇厚。
  • 挂杯:倾斜酒杯后酒液缓慢流下,形成“泪痕”(挂杯明显与酒精度和酯类含量相关)。
  • 2. 闻香

  • 香气类型
  • 香型(如茅台):焦糊香、花果香、陈香复合。
  • 浓香型(如五粮液):窖香浓郁,带有粮香、曲香。
  • 清香型(如汾酒):清雅纯正,突出乙酸乙酯的果香。
  • 其他香型(如米香、凤香)各有特征。
  • 评价标准
  • 纯正度:无异杂味(如泥腥、油哈味)。
  • 层次感:香气协调,前中后调过渡自然。
  • 持久性:空杯留香时间长(酱香酒可达数小时)。
  • 3. 尝味

  • 口感要素
  • :来自多元醇类,柔和甘润。
  • :适量乳酸、乙酸增加清爽感,过重则显涩。
  • :轻微苦味属正常(来自酚类),持久苦味为劣质。
  • :新酒酒精***感较强,老酒更绵柔。
  • :氨基酸带来的鲜味(优质酒特征)。
  • 酒体评价
  • 醇厚度:入口饱满,如丝绸般顺滑。
  • 协调性:五味平衡,无突兀感。
  • 层次感:味道由前到后逐渐展开,复杂而不杂乱。
  • 4. 余韵

  • 回甘:咽下后口腔泛起甜味,无酸苦残留。
  • 持久度:余香绵长(优质酱香酒余味可达数分钟)。
  • 舒适度:饮后喉咙无灼烧感,身体暖而不燥。
  • 三、品鉴技巧与注意事项

    1. 顺序:从低度到高度、清香到浓香,避免味觉疲劳。

    白酒品鉴标准-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温度控制:过热会放大酒精***,过冷则压抑香气。

    3. 记录与对比:用专业术语描述(如“窖香优雅、尾净悠长”),横向对比同香型酒款。

    4. 避免干扰:品鉴前不吸烟、不食用辛辣食物,女士避免浓香水。

    白酒品鉴标准-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四、国家标准参考

  • GB/T 10345-2007《白酒分析方法》规定了感官品评的标准化流程。
  • 香型标准:如酱香型执行GB/T 26760,浓香型为GB/T 10781.1等。
  • 五、进阶品鉴要素

  • 陈年潜力:优质白酒随时间变化风味更圆润(如酯类水解生成陈香)。
  • 地域风格:地理标志产品(如茅台镇酱酒)受气候、微生物环境影响。
  • 工艺特征:固态发酵、坤沙工艺、老窖池等赋予酒体独特性。
  • 通过系统训练与经验积累,品鉴者能更精准识别白酒的品质等级与风格特色,从而深入领略中国白酒的文化与技艺精髓。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