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散酒甲醇中毒的原因

1. 生产工艺不规范

  • 蒸馏工艺缺陷甲醇的沸点(64.7℃)低于乙醇(78.37℃),因此在蒸馏初期(“酒头”)可能富集更多甲醇。正规酒厂会舍弃初馏分,但散酒生产可能为追求产量而保留,导致甲醇残留。
  • 发酵控制不当原料处理或发酵条件不佳(如温度、pH值)可能促使甲醇生成,尤其是使用含果胶质较多的原料(如腐烂水果或薯类)。
  • 2. 原料质量问题

  • 果胶质分解:水果、薯类等原料中的果胶质在发酵时易分解为甲醇。腐烂或发霉的原料可能进一步增加甲醇产量。
  • 非法勾兑工业酒精:不法商家可能使用含甲醇的工业酒精(作为变性剂)勾兑散酒,直接导致甲醇超标。例如,1998年山西假酒案即因工业酒精勾兑酿成悲剧。
  • 3. 缺乏质量检测

  • 散酒生产往往缺乏规范的质量控制,未检测甲醇含量。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白酒甲醇含量需低于0.6g/L(谷类原料)或2.0g/L(薯类原料),而散酒可能因成本或技术原因忽略检测。
  • 4. 消费者辨识能力不足

  • 甲醇与乙醇气味、口感相似,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易误饮含甲醇的散酒,导致中毒。
  • 中毒机制与危害

    甲醇在体内代谢为甲酸,引发代谢性酸中毒,并损伤视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力模糊,严重时可致失明或死亡。

    散酒甲醇中毒的根源在于生产环节的工艺缺陷、原料问题及非法添加,加之监管缺失。消费者应谨慎购买来源不明的散酒,选择正规渠道产品以降低风险。

    散酒甲醇中毒的原因-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散酒甲醇中毒的原因-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