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不允许用粮食酿酒

中国对于粮食酿酒的政策主要基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资源合理利用的考虑。以下是对这一政策的详细解读:

一、政策背景与目的

1. 粮食安全优先:中国始终将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主粮(如水稻、小麦)是国民饮食的基础,政策限制酿酒旨在优先保障口粮供应。

不允许用粮食酿酒-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资源优化配置:酿酒需要消耗大量粮食(如每生产1升白酒需消耗2-3公斤粮食),在粮食供应紧张时期,限制酿酒可避免资源浪费。

3. 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使用非粮原料(如水果、薯类)酿酒,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二、现行法规与执行

  •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明确要求严格控制以粮食为原料的工业用途,地方可出台具体限制措施。
  • 阶段性管控:例如在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粮食市场波动时,部分省份曾临时收紧酿酒许可。
  • 分类管理:对以高粱、大米为主的白酒生产实行总量控制,而葡萄酒、果酒等非粮酿造则受鼓励。
  • 三、例外情况与替代方案

    1. 特色产业支持:贵州茅台、山西汾酒等地理标志产品,在保证原料基地自给的前提下可适度生产。

    不允许用粮食酿酒-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非粮替代技术

  • 木薯、甘蔗糖蜜用于酒精生产
  • 水果酿造(如杨梅酒、葡萄酒)
  • 秸秆纤维素乙醇研发(中粮集团已有试点项目)
  • 3. 循环经济模式:如五粮液集团利用酒糟生产饲料,实现粮食资源梯级利用。

    四、行业影响与发展

  • 技术升级:2022年白酒行业粮耗同比下降7%,头部企业通过工艺改进提升出酒率。
  • 原料多元化:2023年果酒产量同比增长23%,涌现出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等新兴产区。
  • 国际经验借鉴:巴西甘蔗乙醇、欧盟马铃薯伏特加等案例提供转型参考。
  • 五、未来趋势

    1. 动态调整机制:建立粮食产量-酿酒配额联动系统,丰收年份可适度放宽。

    不允许用粮食酿酒-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科技创新激励:对使用陈化粮、碎米等次品原料的技改项目给予税收优惠。

    3. 消费引导:倡导适度饮酒文化,减少非必要粮食消耗。

    这一政策并非完全禁止粮食酿酒,而是通过精准调控实现多重目标:既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又为传统酿造技艺保留发展空间,同时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普通消费者可能感受到中低端白酒价格波动,但优质酒类供应保持稳定,且果酒等健康品类日益丰富。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