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酒精度:5%-20%(体积比)常见类型:米酒、黄酒、醪糟影响因素:酵母类型:普通酵母在酒精浓度达12%-15%时停止发酵,特种酵母可耐受至20%。发酵时间:延长发酵时间可提高出酒率,但需注意杂菌污染风险。含糖量:每17g/L糖分约转化1%酒精度,粮食淀粉转化率约50-70%。2. 蒸馏酒
典型酒精度:40%-70%(经蒸馏提纯)常见类型:白酒、威士忌(需二次蒸馏)关键工艺:蒸馏次数:单次蒸馏可得30-40%酒液,二次蒸馏可达60-70%。掐头去尾:去除初馏(含甲醇)和尾馏(杂醇油)提高安全性。3. 关键数据参考
淀粉转化公式:100kg大米(含淀粉75%)≈ 38-42L 10%vol米酒酒精度极限:自然发酵极限约20%(受酵母耐酒精性限制)甲醇风险:果胶质含量高的原料(如红薯)甲醇含量可达200mg/L以上,需严格蒸馏分离。4. 安全提示
甲醇控制:初馏液(前5%)甲醇含量可能超国标(≤0.6g/L)10倍以上,必须弃用。灭菌要求:发酵容器需彻底消毒,杂菌污染可能导致甲醛等有害物生成。建议家庭自酿优先选择低度发酵酒(如米酒),若蒸馏需使用专业冷凝设备,并检测酒精度(可用酒精计)。初次尝试建议控制在15度以内,发酵温度保持25-30℃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