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糖化阶段(出甜酒酿)
时间:24-48小时(夏季约24小时,冬季可能需48小时或更长)。条件:保持温度在25-30℃,避免温差过大。判断标准:闻到明显酒香,糯米变软且渗出清澈酒液。米粒漂浮,中心出现酒窝并充满液体。口感甜而不酸,酒精度较低(约1-3%)。用途:此时可直接食用甜酒酿,或用于制作甜品(如酒酿圆子)。2. 酒精发酵阶段(提高酒精度)
若想获得更高酒精度的糯米酒,需延长发酵:
时间:5-7天(根据温度和酒曲种类调整)。方法:糖化完成后,按1:1比例加入凉开水,密封发酵。每天开盖搅拌一次,排出二氧化碳。判断标准:酒液逐渐变浑浊,产生气泡,甜度降低,酸味和酒味增强。酒精度可达8-12%(取决于发酵时间和糖分转化程度)。3. 终止发酵与保存
终止时机:达到理想口感后,过滤酒液,冷藏保存(4℃以下可减缓发酵)。注意:若继续发酵,甜味会减少,酸味增强,可能变成糯米醋。影响因素
温度:25-30℃最佳,低于20℃需延长发酵时间,可用保温箱或电热毯辅助。酒曲类型:传统植物酒曲发酵较慢(3-5天),现代速效酒曲(如安琪)24-36小时即可出酒。卫生条件:容器需消毒,避免杂菌污染导致发酸或霉变。注意事项
发酵过程中避免频繁开盖,以免杂菌侵入。若酒液发黑、霉变或异味明显,应丢弃。自酿米酒酒精含量较低,建议1-2周内饮用完毕,长期存放需灭菌处理。根据您的需求,若喜欢甜味可直接在糖化后饮用;若追求酒味,则需延长发酵至一周左右。灵活调整时间,观察状态变化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