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中国对酿酒工程的相关规定主要围绕产业规范、环保要求、质量安全以及税收管理等方面进行更新和调整。以下是关键领域的政策动态和规定概要:
1. 产业政策与标准更新
明确白酒定义,禁止使用非谷物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规范行业生产标准,推动传统酿造工艺与技术创新。
酿酒行业被列为“限制类”产业,严控新增产能,鼓励淘汰落后技术(如高耗能、低效率设备),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升级。
2. 环保与碳中和要求
酿酒企业需符合《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7631-2019),加强废水处理(COD、氨氮等指标控制),推广沼气回收利用技术。
2023年起,多地要求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排放数据。
鼓励酒糟、废酵母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如生产饲料、有机肥),部分地区对循环经济项目提供补贴。
3. 生产许可与市场监管
企业需通过SC认证(食品生产许可),重点核查原料采购、生产流程、质量检测等环节,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法》。
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开展“酒类产品专项整治”,严查假冒名酒、虚假标注年份等行为,强化地理标志保护(如茅台、泸州老窖等)。
4. 税收政策调整
白酒消费税仍实行从价(销售额12%)+从量(0.5元/斤)复合计征,部分省份试点税收征管数字化(如“电子围栏”监控生产数据)。
符合条件的小型酿酒企业可享受增值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
5. 地方性政策差异
四川、贵州等地推出白酒产业园区规划,提供土地、资金支持;
部分省份(如山东)严控新增啤酒产能,推动存量优化。
京津冀、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重点区域,酿酒企业需在重污染天气期间执行限产措施。
6. 国际贸易与进出口
出口酒类需取得《出境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并符合目标国标准(如欧盟有机认证、美国FDA注册)。
中国对部分葡萄酒进口关税实施优惠(如新西兰、智利葡萄酒零关税),国内企业出口可申请退税。
企业应对建议
1. 技术升级:投资清洁生产设备(如高效蒸馏技术、废水处理系统),降低碳排放。
2. 合规管理:定期核查生产许可、环保验收文件,避免因数据造假被列入失信名单。
3. 品牌保护:加强商标注册与防伪技术应用,配合打假行动。
如需具体政策文件或地方细则,建议查询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国家税务总局官网,或咨询当地工业和信息化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