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3年至2025年的最新政策要求,散装酒的许可标准主要涉及经营资质、标签标识、生产流通规范等方面,以下是综合各地法规的核心要点:
一、经营资质要求
1. 食品经营许可证
销售散装酒必须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且经营项目需明确包含“散装食品销售”或“散装酒类销售”。无证经营将面临查处,如深圳某店铺因无证销售自泡酒被扣押。
2. 特殊地区备案要求
在四川、云南等地,白酒生产小作坊需取得《云南省食品加工小作坊登记证》或《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备案证》。成德眉资地区(成都、德阳、眉山、资阳)要求散装酒生产销售需符合地方标识规范,需标注生产许可证编号或备案证编号。二、标签标识规范
1. 基础信息标注
散装酒容器或外包装需清晰标注以下内容:
食品名称、酒精度(%vol)、配料表/原料表;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若适用);生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及许可证/备案证编号;销售单价、执行的产品标准编号等。2. 特殊区域要求
甘肃规定散装酒容器需满足“全过程密闭、注酒口加封、出酒口单向控制”,铅封由生产企业负责,禁止销售者擅自启封。云南芒市要求销售者建立进货台账,确保来源合法,且禁止混装不同批次散装酒。三、生产与流通规范
1. 原料与工艺限制
禁止使用工业酒精、甲醇等非食用原料,禁止勾兑或非法添加中药材(如草乌、附子等)。白酒小作坊仅允许固态法酿造(纯粮食酿造),并需定期委托检验。2. 进货与销售管理
必须向上游索要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等文件,建立进货台账。销售场所需符合卫生和消防标准,配备专业人员,并设置独立储存容器。四、禁止行为与处罚
禁止销售自泡酒:自制泡酒仅允许使用药食同源物质,且不得宣称疗效或保健功能,违规将面临查处。误导性宣传与混存风险:禁止将散装酒与醇基燃料混存,防止误饮中毒。五、地区性差异
成德眉资地区:自2025年2月15日起,散装酒标签需包含产品标准编号、生产工艺类型等详细信息。广东地区:要求散装酒标签标注酒精度,并禁止使用塑料容器长期贮存。散装酒的最新许可标准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结合地方细化规范,强调资质合规、标签透明、原料安全及全程可追溯。建议经营者根据属地政策完善手续,消费者应选择证照齐全、标签规范的渠道购买,避免风险。具体操作可咨询当地市场监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