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见比例范围
一般情况:1斤药材(干燥)可搭配5-10斤酒(50度以上白酒)。根茎类药材(如人参、当归):比例约1:8至1:10,因质地较硬需更多酒提取有效成分。叶、花类药材(如枸杞、菊花):比例约1:5至1:7,因有效成分易析出。补益类药酒(如枸杞、红枣):常用1:6至1:8,口感较温和。祛风湿类药酒(如杜仲、牛膝):建议1:5至1:7,需更高浓度提取有效成分。2. 关键影响因素
药材性质:含挥发油或易溶成分的药材(如薄荷)可减少酒量(1:5)。坚硬或需长时间浸泡的药材(如鹿茸)需增加酒量(1:10)。酒精度数:推荐50-60度白酒,兼顾有效成分提取和防腐。低度酒(如米酒)需缩短浸泡时间(1-2周),避免变质。使用目的:外用药酒可适当提高浓度(1:5),内服则需更温和(1:8)。3. 注意事项
1. 药材预处理:
清洗后晾干或烘干,避免水分导致霉变。有材(如川乌)需专业炮制,不可直接浸泡。2. 浸泡时间:
一般2-4周,期间定期摇晃容器促进溶解。药材久泡(超过3个月)可能产生杂质,建议过滤后保存。3. 存储条件:
避光密封,置于阴凉处,避免高温或潮湿。4. 安全提示:
内服药酒前需咨询中医师,尤其对酒精过敏或慢性病患者。避免混合西药服用,防止相互作用。示例配方
枸杞人参酒:1斤枸杞+1斤人参+15斤酒(1:7.5比例),浸泡30天。祛风湿药酒:1斤杜仲+1斤牛膝+10斤酒(1:5比例),浸泡25天。总结
合理比例需结合药材特性灵活调整,初次尝试建议从1:8开始,逐步优化。务必遵循专业指导,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