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收散酒经销商赚钱吗现在

在消费降级的浪潮中,散酒经销商正站在风口浪尖。这个看似传统的行业,既承载着老酒客的舌尖记忆,又吸引着精打细算的年轻群体。当前市场数据显示,散酒消费量以年均8%的增速跑赢瓶装酒市场,但的另一面是:全国超三成散酒店铺面临品牌辨识度低、运营成本攀升的困境。赚钱与否,早已不是简单的判断题。

消费需求:下沉市场的狂欢

菜市场拐角的散酒铺里,50元能打十斤高粱酒的吆喝声,正在三四线城市掀起消费风暴。美团研究院报告揭示,60%的散酒消费者月收入低于5000元,他们用脚投票选择性价比。而都市白领圈层里,定制花果泡酒的风潮又催生新商机——某杭州散酒坊主透露,养生枸杞酒单月销量暴增300%。需求两极分化的市场,藏着精准定位的金矿。

收散酒经销商赚钱吗现在-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利润空间:薄如蝉翼的刀刃舞

揭开散酒生意的账本,毛利率看似高达40%,实则暗藏杀机。山西某县经销商老张扳着手指算账:“每斤8元进货的玉米烧,卖12元看似赚4块,但运输损耗吃掉5%、仓储成本占3%、赊销坏账又砍掉2%。”当某电商平台推出9.9元包邮的预包装散酒时,传统经销商的利润防线瞬间被击穿。

运营成本:看不见的吞噬黑洞

成都春熙路的李老板指着自家店铺苦笑:“二十平的店面,月租金从八千涨到一万二只用了两年。”散酒生意特有的周转特性更显残酷——需要同时储备20种以上基酒满足客群需求,意味着库存成本居高不下。某连锁品牌测算显示,散酒店人效比瓶装酒店低30%,因为分装、勾兑、试饮每个环节都在吞噬人工成本。

品牌突围:草根玩家的逆袭战

当“XX老字号”的金字招牌不再奏效,四川某散酒品牌用陶罐+手写标签的组合拳杀出重围。他们给每坛酒编造故事:桂花酒是“90岁阿婆的古法秘制”,高粱酒变成“知青下乡时的青春味道”。这种土味营销让客单价提升50%,复购率稳定在45%以上。品牌化不再是奢侈品,而是生存必需品。

收散酒经销商赚钱吗现在-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政策东风:行业洗牌的双刃剑

2023年新修订的《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犹如惊雷:散酒作坊必须取得SC认证,灌装设备强制升级不锈钢材质。河北某地30%的家庭作坊因此关停,却让规范化企业迎来春天——某获得生产许可的经销商透露,进驻商超的通道费直降40%,采购订单增长两倍。合规化阵痛背后,藏着行业升级的跳板。

财富密码藏在取舍之间

散酒经销的财富游戏,本质是传统业态与现代商业的碰撞融合。当消费者端着搪瓷杯走进店铺时,他们购买的不仅是酒精,更是对价格敏感时代的生存智慧。这个行业注定不会消失,但赚钱的门槛已从“有酒就能卖”升级为“懂运营者生”。那些能在成本控制、品牌塑造、政策适应中找到平衡点的玩家,终将在市井烟火中酿出自己的财富佳酿。

收散酒经销商赚钱吗现在-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