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浓香型酒勾酒要领是什么样的

浓香型白酒的勾调(勾兑)是决定其风格和品质的核心工艺,需要结合基酒、调味酒、年份酒等多维度因素进行精细调配。以下是浓香型酒勾调的关键要领:

一、基础原则

1. “四香协调”

浓香型酒勾酒要领是什么样的-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窖香(主体香)、粮香(多粮复合香)、曲香(高温大曲特征)、陈香(老酒风味)需层次分明且融合,避免单一香气突兀。

2. “五味平衡”

甜(来自醇类)、酸(乙酸、乳酸等)、苦(酚类)、辣(醛类)、涩(单宁)需相互制衡,追求“入口绵甜、回味净爽”。

浓香型酒勾酒要领是什么样的-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核心步骤

1. 基酒分类与分级

  • 分层取酒:按窖池上、中、下层分别取酒,上层酒酯香突出但口感烈,中层酒醇厚协调,下层酒窖香浓郁但略带泥味,需合理配比。
  • 轮次酒特性:头段酒(高酯高酸,作调味)、中段酒(主体基酒)、尾段酒(酸低味淡,需老酒调和)。
  • 2. 调味酒的使用

  • 双轮底酒:窖底长期发酵的调味酒,提供浓郁窖香和复杂酯类。
  • 陈年酒(5年以上):添加3%-5%的老酒提升圆润感和陈香。
  • 特殊工艺酒:如高温曲酒(增曲香)、酒头酒尾(提香或柔化口感)。
  • 3. 风味平衡技术

    浓香型酒勾酒要领是什么样的-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酸酯平衡:新酒酸低酯高,易显***,需用老酒或酸度高的基酒调整。
  • 掩盖缺陷:用醇甜基酒中和苦味,用高酸酒压制泥腥味。
  • 4. 数字化辅助

  • 通过气相色谱分析酯、酸、醛等成分,量化目标风味曲线(如己酸乙酯≥2.2g/L,乳酸乙酯≤1.5g/L),指导勾调方向。
  • 三、关键细节

  • 梯度勾兑法:先小样(100ml)测试,逐步放大到500ml、1000ml,避免成分比例失真。
  • 感官评价优先级:香气(前段喷香、中段持久性)>口感(入口柔顺度、后味干净度)>风格典型性。
  • 时间控制:勾调后需静置7-15天,使分子缔合稳定,俗称“咬合”。
  • 四、常见问题处理

  • 香气寡淡:补加0.01%-0.03%的己酸乙酯浓缩液或双轮底调味酒。
  • 后味发苦:用中段醇甜基酒稀释,或添加0.5%的甘油增甜。
  • 辛辣感强:加入5%-10%的储存2年以上的酒头酒(醛类已转化)。
  • 五、经验法则

  • “老酒是骨,新酒是肉”:基酒占比70%-80%,调味酒20%-30%,老酒不超过10%。
  • “窖龄决定上限”:老窖池(20年以上)的基酒更易勾出细腻感,新窖酒需延长储存期。
  • 通过科学分析与传统经验的结合,最终实现“香气馥郁、入口绵甜、尾净余长”的典型浓香风格。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