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白酒的酿制是中国传统手工酿酒技艺的结晶,其核心在于固态发酵和自然微生物的作用,整个过程遵循“粮、曲、水、窖、艺”五大要素。以下是传统古法白酒(以大曲酒为例)的基本酿制流程:
一、原料处理
1. 选粮
主料多为高粱(需颗粒饱满,淀粉含量高),辅以小麦、大米、糯米、玉米等(根据不同香型调整比例)。
传统工艺强调“高粱产酒香,大米产净,糯米产绵,玉米产甜,小麦产冲”。
2. 浸泡与蒸煮
二、制曲
1. 曲料制作
三、发酵
1. 加曲拌料
蒸熟的粮食摊凉后,按比例加入酒曲(通常为粮食的20-30%),搅拌均匀,称为“下沙”(酱香型)或“入窖”(浓香型)。
2. 入窖发酵
四、蒸馏取酒
1. 装甑蒸馏
五、陈酿与勾调
1. 陶坛储存
新酒需存入陶坛,置于阴凉通风处,自然老熟1-3年(高端酒可达10年以上)。酒体在陈酿中发生酯化反应,口感更醇厚。
2. 勾调
不同批次、年份的酒按比例调配,由经验丰富的酿酒师把控风味平衡,形成独特风格。
六、传统工艺特点
1. 三高三长
2. 天人共酿
依赖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如茅台镇特有的“微生态环境”),不可完全***。
注意事项
古法白酒的酿制是时间与技艺的沉淀,每一滴酒都承载着风土人情与匠人精神。现代工业化生产中,部分环节已用机械替代,但核心工艺仍遵循古法,以保留传统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