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古法白酒酿酒怎么酿制

古法白酒的酿制是中国传统手工酿酒技艺的结晶,其核心在于固态发酵和自然微生物的作用,整个过程遵循“粮、曲、水、窖、艺”五大要素。以下是传统古法白酒(以大曲酒为例)的基本酿制流程:

一、原料处理

1. 选粮

古法白酒酿酒怎么酿制-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主料多为高粱(需颗粒饱满,淀粉含量高),辅以小麦、大米、糯米、玉米等(根据不同香型调整比例)。

传统工艺强调“高粱产酒香,大米产净,糯米产绵,玉米产甜,小麦产冲”

2. 浸泡与蒸煮

古法白酒酿酒怎么酿制-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粮食清洗后浸泡12-24小时,使其吸水软化。
  • 用木甑(传统蒸锅)蒸煮至“熟而不黏,内无生心”,蒸煮后的粮食需摊凉至适宜温度(约25-30℃)。
  • 二、制曲

    1. 曲料制作

  • 以大麦、小麦或豌豆为原料,粉碎后加水压制成砖块状(曲坯)。
  • 曲坯置于曲房内,通过自然接种环境中的微生物(霉菌、酵母菌等),经历“培菌→排潮→发酵→干燥”过程,形成酒曲(大曲)。
  • 传统大曲需储存3-6个月,称为“陈曲”,以稳定微生物活性。
  • 三、发酵

    1. 加曲拌料

    蒸熟的粮食摊凉后,按比例加入酒曲(通常为粮食的20-30%),搅拌均匀,称为“下沙”(酱香型)或“入窖”(浓香型)。

    古法白酒酿酒怎么酿制-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入窖发酵

  • 将拌曲的粮食放入泥窖或石窖(浓香型用泥窖,酱香型用石窖),层层压实,密封窖口。
  • 发酵周期
  • 酱香型:高温发酵(40-50℃),每轮发酵约30天,需“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 浓香型:中温发酵(20-30℃),发酵周期60-90天。
  • 微生物在厌氧环境下分解淀粉为糖,再转化为酒精和风味物质。
  • 四、蒸馏取酒

    1. 装甑蒸馏

  • 发酵完成的酒醅分层装入木甑,利用蒸汽加热,酒精和香气成分随蒸汽上升,经“天锅”或冷凝器冷却成酒液。
  • 关键技巧
  • “轻撒匀铺,见汽上料”防止蒸汽短路。
  • “掐头去尾”:去除头酒(含甲醇等杂质)和尾酒(酸类过多),只取中段优质酒。
  • 五、陈酿与勾调

    1. 陶坛储存

    新酒需存入陶坛,置于阴凉通风处,自然老熟1-3年(高端酒可达10年以上)。酒体在陈酿中发生酯化反应,口感更醇厚。

    2. 勾调

    不同批次、年份的酒按比例调配,由经验丰富的酿酒师把控风味平衡,形成独特风格。

    六、传统工艺特点

    1. 三高三长

  • “三高”: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酱香型)。
  • “三长”:制曲时间长、发酵周期长、储存时间长。
  • 2. 天人共酿

    依赖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如茅台镇特有的“微生态环境”),不可完全***。

    注意事项

  • 水质:古法酿酒多用山泉水或井水,硬度低、杂质少。
  • 卫生控制:传统工艺虽依赖自然微生物,但需避免杂菌污染(如醋酸菌)。
  • 火候掌握:蒸粮、蒸馏时对火候要求极高,直接影响出酒率和风味。
  • 古法白酒的酿制是时间与技艺的沉淀,每一滴酒都承载着风土人情与匠人精神。现代工业化生产中,部分环节已用机械替代,但核心工艺仍遵循古法,以保留传统风味。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