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作为连接内地与海外的重要枢纽,过关时携带酒精饮料需严格遵守海关规定。当前政策下,旅客从澳门进入内地可携带少量酒精饮料,但免税额度、次数及包装要求均有明确限制。若想顺利通关,需提前了解规则,避免因疏忽触碰法律红线。
一、免税额度与次数限制
根据最新《进境物品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征收办法》,自澳门入境内地的旅客,每人仅可免税携带 1瓶(0.75升以下)12度以上的酒精饮料。这一规定适用于普通旅客,但若属于“15天内多次往返港澳地区”的频繁出入境人员(如商务人士或边境居民),则完全禁止免税携带酒精饮料。例如,一名旅客若在15天内第二次从澳门返回内地,即便只带1瓶酒,也需全额缴纳关税。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无论是否首次出入境,均不得携带任何酒精饮料。
二、申报与缴税流程
若携带酒水超过免税额度,旅客需主动走海关红色申报通道,填写《进境物品申报单》并配合查验。超出部分的酒精饮料需按 50%的综合税率 缴税,且不可分割的单件物品(如一瓶1升的酒)需全额计税。例如,携带2瓶0.75升的威士忌,超出的1瓶需缴纳酒价50%的税款。值得注意的是,未申报或谎报可能面临物品没收、罚款甚至刑事责任,如近期大连海关查获的24瓶茅台违规入境案件。
三、包装与运输要求
酒精饮料必须 原包装完好 且标签清晰,液体容器需密封无渗漏。根据横琴口岸规定,酒精饮料禁止随身携带登机或过关,只能作为托运行李运输。若通过航空途径,酒类需置于行李箱内固定位置,避免因颠簸破损。标签模糊或疑似假冒品牌的酒类(如无中文标识的“三无产品”)可能被海关直接扣留。
四、水客风险与政策收紧
近年海关针对“职业水客”加强监管,例如利用蚂蚁搬家方式多次携带小额免税酒类牟利的行为。新规通过 压缩免税额度 和 禁止频繁携带 双重手段打击灰色交易。例如,原本允许携带2瓶酒的港澳入境通道,现额度减半至1瓶,且15天内多次往返者彻底失去免税资格。这一调整既保护了正规进口商利益,也减少了风险。
五、特殊航线与例外情况
部分航线享有特殊政策。例如,通过 厦金、泉金航线 入境的旅客,可免税携带6瓶台湾高粱酒(总量不超过4.5升),但该政策仅适用于特定航线。若酒精饮料用于特殊用途(如宗教仪式或医疗),需提前向海关提交证明材料,经审批后方可放行。
澳门过关携带酒精饮料的核心在于“合规”:普通旅客单次可带1瓶免税酒,频繁往返者禁止免税,超额必须申报缴税。政策收紧背景下,旅客需格外关注包装完整性和申报流程,避免因小失大。正如海关提醒:“合法合规是畅通无阻的通行证”,只有尊重规则,才能让每一瓶承载记忆的美酒安然跨越关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