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小麦酿酒过程

小麦酿酒是一种传统工艺,其过程涉及多个关键步骤,结合不同工艺(如固态、半固态)和细节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流程:

一、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1. 选粮

小麦酿酒过程-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选择颗粒饱满、无霉变、无杂质的小麦作为原料,优质小麦的淀粉含量高(约60-70%),利于糖化发酵

2. 浸泡

小麦需用清水浸泡12-24小时,期间换水1-2次以去除杂质,使小麦吸水膨胀至表皮微裂,便于后续蒸煮。

小麦酿酒过程-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清洗

浸泡后搓洗小麦,去除残留杂质和脱皮不彻底的颗粒,沥干水分备用。

二、蒸煮与摊凉

1. 蒸煮

小麦酿酒过程-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将小麦放入蒸锅,先用大火蒸至开裂(约30分钟),再转中小火蒸透至熟而不粘,内无生心。部分工艺会分次加水焖粮,促进淀粉糊化。
  • 部分方法采用复蒸工艺:初蒸后浸泡10-15分钟,再复蒸45-60分钟以提高淀粉转化率。
  • 2. 摊凉

    蒸熟的小麦摊开降温至30-35℃(夏季需更低),摊凉时需保持卫生,避免杂菌污染。

    三、糖化与下曲

    1. 拌曲

    按小麦重量的0.5%-0.8%加入酒曲(如高产曲、茅台曲等),搅拌均匀,确保曲菌分布均匀。酒曲中的酶(如淀粉酶、糖化酶)启动糖化过程。

    2. 糖化

    将拌曲后的麦粒堆入发酵容器(如陶缸、窖池),覆盖保温材料,糖化24-48小时,使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四、发酵管理

    1. 控温发酵

  • 温度控制是关键:初期发酵温度控制在20-30℃,最高不超过36℃,避免高温导致杂菌滋生或酒味发苦。
  • 固态发酵通常需15-35天,半固态发酵约8-12天,期间定期搅拌散热并监测酸度、酒精度变化。
  • 2. 密封与观察

    发酵容器需半密封(允许排气但隔绝氧气),观察酒醅下沉、酒液渗出(达麦粒高度1/2以上)为成熟标志。

    五、蒸馏取酒

    1. 蒸馏设备准备

    使用传统甑锅或现代蒸馏器,确保密封性良好,冷却系统高效,以提高出酒率和酒质。

    2. 火候控制

  • 大火烧开酒醅,中火稳定出酒,后期旺火收尾,充分提取芳香物质。
  • 掐头去尾:去除初馏的“酒头”(含甲醇等杂质)和后段的“酒尾”(酸类物质),取中段酒液(酒精度50-55%)。
  • 六、陈酿与储存

    1. 储存容器

    新酒需装入陶坛或橡木桶中避光储存,通过氧化、酯化等反应使酒体柔和醇厚。

    2. 陈酿时间

    根据酒的类型,陈酿时间从数月到数年不等,长期储存可提升风味复杂度。

    关键注意事项

    1. 卫生控制:所有工具需消毒,避免杂菌污染导致酸败。

    2. 温度管理:蒸煮、摊凉、发酵各阶段需严格控温,防止淀粉回生或发酵异常。

    3. 设备选择:优选不锈钢或陶瓷容器,避免金属污染;蒸馏设备需具备良好冷却性能。

    通过以上步骤,小麦可酿制成后劲足、香气独特的白酒,其风味受工艺细节(如固态/半固态)、酒曲种类及陈酿时间影响显著。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