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酒体颜色发黄咋回事啊

一、自然因素导致的酒体发黄

1. 原料中的天然色素

酿酒原料如玉米、高粱等含有单宁、叶黄素等天然色素,在发酵过程中会溶解到酒液中,使酒体呈现微黄色。例如,玉米中的叶黄素是导致酒液发黄的常见因素。

酒体颜色发黄咋回事啊-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发酵工艺的影响

  • 高温发酵:酱香型白酒在高温堆积发酵时,曲和料醅发生酶促褐变反应,生成呈黄色的物质(如联酮类化合物),使酒液自然变黄。
  • 用曲量:大曲用量较高的酒(如酱香型),因曲中微生物代谢产物丰富,更容易发生颜色变化。
  • 3. 贮存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 氧化反应:酒中的酚类物质、醇类等成分在长期贮存中与氧气接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黄色或棕色的化合物。
  • 联酮类化合物积累:酒体在陈放过程中,联酮类物质逐渐增多,导致颜色加深。酱香型白酒因这类物质含量高,变黄现象尤为明显。
  • 4. 容器与储存条件

    酒体颜色发黄咋回事啊-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金属离子影响:铁质容器或管道中的铁、锰等离子溶解到酒中,形成金属络合物,导致酒液发黄。
  • 陶坛储存:陶坛中的矿物质长期与酒液接触,可能溶出色素,尤其是酒海(动物血料涂层的容器)储存的酒会呈现蜡黄色。
  • 二、人为因素导致的酒体发黄

    1. 添加色素或焦糖色

    不法商家为模仿老酒,可能在酒中添加焦糖色、柠檬黄色素等人工色素,使酒体快速呈现黄色。

    2. 伪造陈年效果

    酒体颜色发黄咋回事啊-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通过高温处理、光照或不当储存加速氧化反应,人为制造“老酒”的视觉效果。

    三、不同酒类的变黄特性

    1. 酱香型白酒

    最易变黄,因高温工艺和联酮类物质含量高,如茅台酒微黄色是典型特征。

    2. 浓香型白酒

    贮存时间较长时可能变黄,但程度较轻,多与铁离子反应有关。

    3. 清香型与米香型白酒

    国家标准要求无色透明,若变黄可能是质量问题或人为添加。

    四、如何辨别真假“老酒”

    1. 观察颜色与粘稠度

    真正老酒颜色自然(浅黄至琥珀色),且酒体粘稠挂杯,而人工添加的黄色可能过深或分布不均。

    2. 闻香与品鉴

    老酒香气复杂,带有陈香、果香等层次,口感醇厚;假老酒可能有刺鼻化学味或单一甜腻感。

    3. 包装与年代特征

    注意酒瓶、标签的做旧痕迹,对比历史包装细节(如瓶盖材质、标签印刷技术)。

    五、变黄是否代表品质好?

  • 并非绝对:酒体变黄是理化现象,与品质无直接关联。优质酒可能因陈放变黄,但变黄酒也可能是劣质酒或人工勾兑品。
  • 储存建议:若追求陈年风味,酱香型和浓香型更适合长期存放;清香型、米香型应尽快饮用。
  •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酒体发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结合具体酒类、工艺和储存条件综合判断。遇到颜色异常的“老酒”,建议谨慎鉴别,避免被误导。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