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酿制的白酒度数通常在 50°至60°(体积酒精度) 之间,但具体取决于酿造工艺和操作技术。以下是影响酒精度数的关键因素和注意事项:
1. 影响酒精度数的因素
使用高粱、大米、小麦等淀粉含量高的原料,糖化发酵后产生的酒精更多。若糖分转化充分,酒精度可能更高。
发酵时间越长(通常7-30天),酵母将糖分转化为酒精的效率越高。温度控制在20-30℃有利于酵母活性。
白酒需通过蒸馏提纯。蒸馏时的“掐头去尾”(舍弃初始和末尾的液体)影响最终度数。熟练操作下,酒头可达70°以上,但中段酒通常调整至50-60°。
自酿酒可能根据口味加水降度,最终成品可能在42-55°之间。
2. 注意事项
自酿白酒若蒸馏不当,可能含过量甲醇(主要存在于“酒头”)。务必丢弃初始蒸馏出的5-10%液体。
发酵和蒸馏工具的清洁度直接影响酒质,否则易产生杂醇或异味。
部分地区限制家庭自酿蒸馏酒,需提前了解当地规定。
3. 如何测量酒精度?
总结:自酿白酒度数多在50-60°之间,但需通过技术控制和安全操作确保品质。若首次尝试,建议从低度酒(如米酒、黄酒)开始练习发酵技术,再逐步尝试蒸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