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白酒糖化发酵剂分类

白酒的糖化发酵剂是决定白酒风味、香型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制作原料、生产工艺和微生物种类的不同,白酒的糖化发酵剂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大曲

  • 原料:以小麦、大麦和豌豆为主,部分地区会添加高粱或荞麦。
  • 工艺特点
  • 制成砖块状(块曲),自然接种环境中微生物(霉菌、酵母菌、细菌等)。
  • 需长时间发酵(约30-60天),属“高温制曲”(温度可达60℃以上)。
  • 微生物种类复杂,产香物质丰富。
  • 应用:用于生产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等高端白酒,代表酒种如茅台(酱香)、五粮液(浓香)、汾酒(清香)。
  • 特点:酒体醇厚、香气复杂,但生产周期长、成本高。
  • 2. 小曲(酒药)

  • 原料:以大米、米糠或糯米为主,加入中草药(如辣蓼草)辅助发酵。
  • 工艺特点
  • 制成颗粒或小球状,微生物以根霉、酵母为主。
  • 采用半固态或液态发酵,糖化和发酵同时进行(边糖化边发酵)。
  • 生产周期短(7-15天),温度较低。
  • 应用:常见于南方米香型、清香型白酒,如桂林三花酒、广东玉冰烧。
  • 特点:出酒率高、成本低,酒体清香淡雅,但风味相对单一。
  • 3. 麸曲

  • 原料:以麸皮(小麦表皮)为载体,人工接种纯种霉菌(如黑曲霉、河内白曲霉)。
  • 工艺特点
  • 机械化生产,发酵时间短(3-5天)。
  • 糖化力强,出酒率高,但微生物种类单一。
  • 应用:多用于普通白酒(如二锅头)或低端酒,也可与大曲混合使用。
  • 特点:成本低、效率高,但酒体风味较淡,需通过调配或添加香料提升品质。
  • 4. 其他传统曲种

  • 麦曲:以小麦为原料,主要用于黄酒生产,部分白酒(如某些兼香型酒)可能借鉴其工艺。
  • 红曲:以大米为原料接种红曲霉,传统用于福建红曲酒(黄酒),少数白酒会尝试结合使用。
  • 混合曲:将大曲、小曲或麸曲混合使用,例如董酒采用“大曲制酒醅、小曲制香醅”的工艺。
  • 5. 现代强化菌种

  • 纯种培养技术:通过分离纯化高产糖化酶或酯化酶的霉菌(如米曲霉)、酵母菌或细菌,用于麸曲或液态发酵。
  • 应用:提升出酒率和风味物质生成,常见于新型白酒或低度酒生产。
  • 分类总结

    | 类型 | 微生物来源 | 工艺特点 | 代表酒种 |

    白酒糖化发酵剂分类-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 大曲 | 自然接种 | 高温制曲,长期发酵 | 茅台、五粮液、汾酒 |

    | 小曲 | 根霉+酵母 | 半固态发酵,短周期 | 三花酒、玉冰烧 |

    白酒糖化发酵剂分类-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麸曲 | 纯种霉菌 | 机械化生产,高效 | 普通二锅头、液态法白酒 |

    | 混合曲 | 多菌种复合 | 工艺复杂,风味独特 | 董酒、部分兼香型白酒 |

    选择依据

  • 风味需求:大曲适合高端复杂风味,小曲/麸曲适合清淡或低成本酒。
  • 地域环境:南方潮湿气候多用小曲,北方干燥气候适合大曲。
  • 生产效率:麸曲和现代菌种更适合工业化快速生产。
  • 通过不同糖化发酵剂的组合或工艺创新,白酒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香型和风格。

    白酒糖化发酵剂分类-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