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碎沙酒工艺

碎沙酒是酱香型白酒的一种工艺类型,与“坤沙”“翻沙”“串沙”等工艺并列,主要流行于贵州茅台镇及周边酱酒核心产区。其工艺特点与坤沙酒(如茅台酒)形成鲜明对比,以下是关于碎沙酒工艺的详细解析:

一、碎沙酒的定义

碎沙即“破碎的高粱沙粒”,指将高粱原料100%粉碎后用于酿酒(不同于坤沙酒的整粒高粱保留20%破碎率)。碎沙工艺的核心在于缩短发酵周期,提升出酒率,降低生产成本,但酒体风味相对坤沙酒较为单一。

碎沙酒工艺-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碎沙酒工艺流程

1. 原料处理

  • 高粱粉碎:高粱经完全粉碎成细沙状(无整粒残留),破坏淀粉结构以加速糖化
  • 辅料配比:使用少量大曲(约10%-20%),降低糖化发酵难度。
  • 2. 制曲与发酵

  • 大曲使用量少,发酵周期短(约20-30天),采用地窖或水泥池发酵。
  • 糖化过程依赖外源酶制剂辅助(部分厂商),加速淀粉转化为糖分。
  • 3. 蒸馏取酒

    碎沙酒工艺-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采用一次或两次蒸馏,出酒率高达50%以上(坤沙酒仅20%-30%)。
  • 酒体以中段酒为主,酯类、酚类物质含量较低,层次感较弱。
  • 4. 勾调与储存

  • 酒体需短期储存(半年至1年),依赖调味酒或老酒勾调提升风味。
  • 部分厂商通过添加香精模拟坤沙酒的复杂香气。
  • 三、碎沙酒的核心特点

    1. 成本优势

  • 生产周期短(3-6个月),原料利用率高,适合规模化生产。
  • 2. 风味差异

    碎沙酒工艺-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口感柔顺、甜感明显,但缺乏坤沙酒的“酱香突出、空杯留香”特征。
  • 酒体单薄,陈年潜力弱,长期储存后品质提升有限。
  • 3. 市场定位

  • 主打中低端市场,价格亲民,常见于大众消费场景。
  • 四、碎沙酒与坤沙酒的对比

    | 维度 | 碎沙酒 | 坤沙酒(如茅台) |

    |--|--|--|

    | 原料处理 | 100%粉碎 | 整粒高粱(80%完整) |

    | 大曲使用量 | 10%-20% | 100%高温大曲 |

    | 发酵周期 | 20-30天 | 8次发酵(1年周期) |

    | 出酒率 | 50%以上 | 20%-30% |

    | 典型风味 | 甜润、单一 | 醇厚、层次复杂 |

    | 市场价位 | 百元级 | 千元级及以上 |

    五、碎沙酒的争议与选择建议

  • 争议点:部分厂商混淆概念,将碎沙酒标注为“坤沙工艺”高价销售,消费者需警惕。
  • 选购建议
  • 日常饮用可选高性价比碎沙酒;
  • 收藏或品鉴优先选择坤沙酒;
  • 注意产品标注的“执行标准”(纯粮酒为GB/T26760)。
  • 碎沙工艺的存在体现了酱香型白酒市场的多样性,满足了不同消费需求,但其工艺本质决定了其与高端酱酒的品质差距。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理性选择适合的产品。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