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酒(甜酒酿/黄酒)
1. 原料处理
选用糯米或大米,浸泡5小时以上后蒸熟至软糯无硬芯,摊凉至30-35℃。2. 加曲糖化
按比例加入酒曲(如安琪酒曲或小曲粉),拌匀后放入容器,中间挖洞以便观察出汁。密封后置于25-30℃环境中糖化24-48小时,待酒香溢出。3. 发酵与饮用
糖化后加水(米与水的比例约1:1.2),继续密封发酵3-7天,过滤后可直接饮用甜酒酿;若需提高酒精度,可延长发酵至15天以上。二、蒸馏白酒(高度酒)
1. 原料选择与处理
可用大米、玉米、高粱等,蒸熟后摊凉至30℃左右,按比例拌入酒曲(如100斤粮食加6-7两酒曲)。2. 发酵
密封发酵7-15天,温度控制在25-35℃,待酒糟产生明显酒香。3. 蒸馏提纯
使用蒸馏设备(如木甑+冷凝器或高压锅改装),将酒糟加热蒸馏,蒸汽冷凝后收集酒液。注意控制火候,截去酒头酒尾以提升口感。三、果酒(葡萄酒、青梅酒等)
1. 选果与处理
选择新鲜成熟水果(如葡萄、青梅、杨梅),洗净后晾干水分,去蒂去核并捣碎。2. 加糖与发酵
水果与糖比例约5:1至10:1(依甜度调整),加入专用果酒酵母或自然发酵。密封后避光发酵7-20天,每天搅拌一次促进气体释放。3. 过滤与陈酿
发酵结束后过滤果渣,酒液转入玻璃瓶二次发酵1-3个月,低温避光储存可提升风味。四、水果泡酒(快速简易)
1. 配方比例
水果、糖、白酒按1:0.2:1比例混合,如青梅酒用清香型白酒浸泡,密封3个月即可饮用。2. 注意事项
容器需无油无水,避免阳光直射。浸泡过程中无需频繁开盖,定期摇晃使糖分均匀溶解。五、注意事项
1. 卫生与容器
所有工具需严格消毒,避免使用塑料或金属容器(推荐玻璃或陶罐),以防化学反应。2. 温度控制
发酵温度宜在20-30℃,过高易产生杂菌,过低会延缓发酵。3. 风险提示
自酿葡萄酒可能产生甲醇,建议控制发酵时间(不超过1个月)并过滤彻底,饮用前可检测安全性。总结:家中酿酒可选择米酒(低度甜酒)、蒸馏白酒(高度酒)、果酒(葡萄酒/青梅酒)或水果泡酒,核心在于控制卫生、温度及发酵时间。初学者建议从米酒或水果泡酒入手,操作简单且成功率高。